21.松針炭烤魚-《二人森林》
第(1/3)頁
營地準備好不久,日影西斜了,何田在帳篷外燃起篝火。
不知是不是靠近湖邊的關系,還是因為這片森林下面有巖漿默默流動,所以不會很冷,氣溫也沒驟降。
何田把小船抱上岸后,把她那根撐船的竹竿留在河邊,在竹竿上栓了根魚線,魚鉤上掛了一小片臘肉。
升起篝火后,她和易弦一人帶了一個水桶,一起回到岸邊。
還沒走近,就能聽到有東西在水下跳動的聲音。
易弦拉起魚線,魚鉤上掛著一條身體細長、像蛇一樣扭動的魚,有七八十厘米那么長,魚腹兩側的魚鰭在它掙扎時張開,像蜻蜓或是什么昆蟲的透明薄翼。
何田沒把魚從魚鉤上抓下來,而是直接一刀割掉了魚頭。這魚的魚頭也小小的,嘴巴還在不斷張翕著,何田把帶著魚頭的魚鉤又拋回水中。
剝洗完內臟后,魚身上的淺粉色背鰭在還在不斷輕輕張開,像一把小折扇在不斷開合。
易弦在水桶上栓根繩子,把桶拋進湖中,提上水。
何田挖了些湖邊的淤泥,和魚身一起放在另一個桶里。
兩人回到營地,何田把那條魚砍成幾段,涂上一點鹽,讓易弦到樹下撿了些干松針丟進桶里和淤泥調勻。
何田把切成段的魚肉糊上一層泥,再丟在落滿松針的地上骨碌幾圈,就變成了一個個小泥巴球。她把泥巴球滾進篝火里烤,火里已經放了幾棵她們帶來的小土豆,這時已經快烤熟了。
接下來,何田把從湖里取來的水用棉紗過濾,在火上架上水壺,燒上,又在水快開的時候在壺里投入幾枚干玫瑰花蕾和干蘋果片。
水煮好后,先一人一壺倒進水瓶里,用保溫袋裝好,塞在鹿毛睡袋里的羽絨被里,這樣今晚就有溫暖的被窩了,然后再一人倒上一杯,一邊等食物烤好一邊慢慢喝。
“明天我們得劃船繼續向上走。希望別遇到熊。”何田喝著茶,用樹枝撥一撥篝火里的泥巴球,讓它們烤得更均勻點。
雖然是冬天,但熊還是會醒來的。或是餓醒了,或者被什么動靜弄醒了。
何田望著篝火發呆,易弦提醒她,“魚是不是烤好了?”
魚確實是烤好了。土豆也是。
何田用樹枝把土豆和泥巴團都從篝火灰中撥出來,隨手撿了一塊石頭把泥巴敲碎,魚肉的鮮香頓時竄入鼻孔,在林中彌漫開來。
混著松針的泥巴已經燒硬了,成了一層硬殼,裂開的時候,把魚身上那層細細的鱗片連著魚皮給沾掉了,露出白嫩噴香的魚肉。
鹽的咸味和松針特有的香味也滲入了魚肉中,可能湖中的淤泥里富有某些礦物質,也可能是這種魚本身的肉質更細膩,易弦覺得今天的魚肉有種特別的鮮甜。
美中不足的是土豆烤的外皮黑焦,帶點糊味,但這點瑕疵完全可以忽略。
兩人美美地吃晚餐時,大米也吃得挺開心。這片樹林里到處都是小嫩枝,它不停大嚼,就沒停過。
鉆在睡袋里睡覺的時候,似乎還能聽見它咀嚼的聲音。
第二天清晨,天還沒亮,篝火快要熄滅時,何田和易弦醒了。
他們又燒了一壺熱水,灌滿兩個水瓶,再煮上一點粥。
今天早上的粥是用土豆干和肉干一起煮的,加一點昨晚泡上的小米。
吃飽之后,他們再次出發。
收好帳篷后,何田把篝火的尚有余溫的灰燼全裝在一個鐵桶里提著。
到了湖邊,何田拔起插在岸邊的竹竿,又有一條魚上鉤。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县|
昭觉县|
卓尼县|
琼结县|
班玛县|
河北省|
读书|
佳木斯市|
大悟县|
冕宁县|
砚山县|
富民县|
称多县|
奉节县|
潮州市|
沅江市|
平湖市|
泰顺县|
陵川县|
枝江市|
长乐市|
斗六市|
彭阳县|
邵东县|
乾安县|
黔西|
汶上县|
仙居县|
合阳县|
宜良县|
铜山县|
搜索|
天门市|
正镶白旗|
沂南县|
福泉市|
和平区|
开原市|
遂溪县|
西昌市|
福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