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話音剛落,周圍便好一陣嘩然。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招娣會被送回來。】 【招娣是瘋了嗎?好日子不過,居然偷霍家的東西,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豪門最忌諱的就是品行不端了,怪不得被趕出來,招娣怎么會干出這種偷雞摸狗的事呢?】 【我總算知道了,怪不得于家有本錢起新樓房,敢情這都是霍家的東西!】 【虧于家人還一副賺了大錢的得意嘴臉,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招娣會這樣做,這里面肯定少不了于梅云的挑唆,不然招娣好好的少奶奶不當(dāng),為什么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嘖嘖嘖,前陣子于家還一副頤指氣使的面孔,現(xiàn)在招娣被趕回來了,以后我看他們還怎么用鼻孔看人!】 【真是作孽啊,招娣怎么那么傻......】 【......】 聽到這些話,于招娣的眼神突然波動了一下,心里多了一抹后悔的情緒。 大家說得沒錯,都是她自作自受。 如果她沒有太過于相信于母,沒有私自偷拿霍家的東西,阿姨定然不會這么絕情,把自己趕出來,自己也用不著在這里受委屈。 于母面色頓時就變了,連忙辯駁了一句,“先生,您這話說的,招娣是有往家里送東西,可那些都是孝敬我們父母的,為人子弟不都是應(yīng)該的嗎?” 神情突然變得大義凜然,“但凡我知道招娣做出這種事,我一定不會贊成,必定會好好打醒她。” 于父也連忙擺正態(tài)度,剛正不阿地回答,“就是,招娣瞞著我們做出這種事,作為父母的我們也深感痛心。” 于招娣聞言,垂下的眸子頓時心如死灰。 她娘這是把所有的過錯都推到她一個人身上了。 難道她就不曾想過,自己這個年紀(jì)攤上“偷竊”的罪名,以后的日子可怎么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