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寧晚晚問出自己心里一直不解的問題,賀蘭老夫人說道,“這個規(guī)矩其實是祖上定下來的。至于為什么當初傳給我,那是因為你外公沒有其他姊妹。而瀾繡閣向來傳女不傳男,因此,當時就傳給了我。我要做的就是傳給我的女兒,女兒的女兒。” 寧晚晚想了想,說道,“外婆,我覺得您可以改改這個規(guī)矩。” “怎么個改法?” “您可以按照普遍的繼承法來改賀蘭家的祖制,繡掌的位置,傳給兒子,子承父業(yè),天經(jīng)地義,如果兒子不愿意接替繡掌之位,您就可以順延傳給孫子孫女,其次再考慮女兒。這樣的話,和大多數(shù)繼承制不相違背,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無妄之災(zāi)。甚至我覺得,您可以考慮選取執(zhí)行繡掌,代理瀾繡閣,這樣一來,能者上,不能者讓,憑借實力說話,相信沒人會有異議。” “執(zhí)行繡掌?” “對的外婆,用現(xiàn)代管理的方法來管理瀾繡閣,我們?yōu)懤C閣就能夠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如果只憑古針技法來確定繡掌之位,極有可能會導致這一技法的失傳。而且最大的壞處在于,會讓繡掌繼承人淪為眾矢之的。 “而要想讓一個傳統(tǒng)技藝永垂不朽,只有依靠代代人才的傳承和發(fā)揚才可以做到。我舉個例子,在華國有很多種有名的繡法,其中蘇繡的雙面三異繡可以說是刺繡中的絕活,蘇繡之所以名滿天下,因為他們不局限于技法,他們廣收學徒,孜孜不倦,最后才能將蘇繡發(fā)揚到海內(nèi)外。 “外婆,我們的古針繡法雖然博大精深,可是如果只在個別人手里,甚至很多人都無法見識,那么您說這種針法能順利的傳承下去嗎?恐怕總有一天會成為一種傳說吧?” 可以說,是寧晚晚的一席話,讓老人家有了茅塞頓開的感覺。 一直以來,瀾繡閣立本的就是古針繡法,可是古針繡法只掌握在繡掌和繡掌繼承人手里,以及高級繡師才會一些。 很多人都不認識古針繡法,只知道瀾繡閣出品,而一旦瀾繡閣不復(fù)存在的話,恐怕古針繡法真的會失傳。 “嗯,你說的有道理,瀾繡閣確實需要選立新的繡掌,執(zhí)行繡掌的主意也不錯。” 寧晚晚的想法,完全打亂賀蘭家陳舊的規(guī)矩,不過她的提議出發(fā)點很好。 用現(xiàn)代管理的手法來經(jīng)營瀾繡閣,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看著頭腦伶俐的外孫女,賀蘭老夫人深深的感覺到,自己真的老了,有些事已經(jīng)管不了,也管不動,也許是時候放手了。 寧晚晚總算說動老人家了,她這么勸的目的也是為了將來考慮。 她雖然是選定的繼承人,可是她未必要接手瀾繡閣,她還有別的事情要做,外婆總不能等完她母親,又等她一輩子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