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功利如袁鳳薈,對征文比賽依然是有幾分敬畏心的。 袁鳳薈讓聞櫻當評委,是覺得聞櫻有資格評判參賽作品的優劣。 但引進選秀比賽的機制,讓讀者去判斷參賽稿件的好壞,會不會太兒戲啦? 唯有聞櫻覺得無所謂。 她可是經歷過網文時代的重生人士啊。 網文的機制,說到底就是讀者投票嘛。 從點擊、收藏到訂閱,從推薦票到月票,從打賞書幣到贈送各種虛擬禮物,每一部能在書庫中脫穎而出的網絡小說,都有讀者從頭到尾的追隨和貢獻。 書寫得好看,不用作者聲嘶力竭宣傳,自有讀者們自發給做數據,讓好看的作品可以c位出道! 當然,現在離網文時代還有時日,聞櫻不能拿這個來說服鄒蔚君和袁鳳薈兩人,她用唐朝詩人白居易做例子: “據說白居易作詩力求通俗易懂,每寫一首詩都要讀給老嫗聽,普通老太太能聽懂的詩白居易才會抄錄,老太太聽不懂的白居易就繼續改,文學是嚴肅的,但文學同樣可以接地氣,一篇故事好不好看,讀者的追捧就是最好證明,那普通讀者憑什么不能參與評判?” 《星火》的定位是包容性,不想和市面上流行的青春類雜志完全一樣,同樣不會走《萌芽》的路,去搞純文學類雜志。 既然沒打算端著架子,那為什么不能和讀者有更多互動? 獲獎的征文稿件,同樣是天驕的素材庫,影視化作品好不好看,不也還是由普通觀眾說了算么! 聞櫻連影視化都考慮到了。 王太太忍不住鼓掌:“我覺得聞櫻說的很對啊,電視好不好看不僅是你們專業人士說了算,得是觀眾說了算。” 要說征文比賽,王太太是不懂的。 要說影視劇嘛,王太太可是資深觀眾咯。 “今晚《公主的新衣》要播大結局了,收視率就是觀眾在做選擇,征文比賽讓讀者選很正常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