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李的憤憤不平,讓聞東榮格外快活。 聞東榮嘴上不承認,心里也知道他能把老李壓下去獲得進修機會,多少有點沾了聞櫻的光。 因為聞櫻折騰出了名堂,才讓聞東榮屢次在單位刷足了存在感,在他本身能力又不差時,多刷幾次存在感可不就脫穎而出了嘛。 老聞投桃報李,關注起媒體對征文比賽的評價。 有幾家媒體好像商量好了的,盯緊了“20萬獎金”這關鍵點不放,憂心忡忡說主辦方帶壞了風氣,想創新可以,卻不能只為錢寫作——放他娘的臭狗屁! 這年頭在街上擺個小攤還掙不少錢呢,生意做大的老板更有上億身家,咋沒見誰說把老板們抓起來逼對方將家產充公? 合著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可以出狀元,就不允許作家有錢是吧? 有錢的作家,難道就寫不出好作品了,好似文人不清貧了,就是刨了誰祖墳…… “文化的繁榮,正是社會發展的體現,這些人知道個屁!” 聞東榮不僅自己罵,還摩拳擦掌,恨不得親自撰寫篇文章去和那些媒體評論家對罵。 不等聞東榮把想法付諸行動,有比他更積極的噴子跳了出來,以一敵幾,舌戰眾評論家,把那些抓著“20萬獎金”不放的人噴了個狗血淋頭,雙方有來有往,搞得報紙每天都在登征文比賽的消息。 這勇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正是宋大作家。 將女兒宋嬋送上了出國的飛機,宋佛鄉心里空蕩蕩的。 很多時候,父母們都以為是孩子離不開父母,其實是父母離不開孩子,是父母對孩子有很深的心理依賴,外出求學的孩子就像脫籠之鳥,不知有多么快活,反是宋佛鄉每天干啥都不得勁兒。 想當咸魚躺平吧,還有小鯢盯著他。 小鯢就納悶兒了,曾經當過總編的人,現在怎么甘心當個小編輯? 不說職場地位差多少,只說收入也差老大一截……看來,宋編輯是不缺錢啊! 宋佛鄉叫小年輕一刺激,還真打了個激靈。 當然缺錢啊,宋嬋出國的費用雖然有人承擔,對方卻不可能給宋嬋提供高水平的物質享受,要想在國外過得舒服,還得靠宋佛鄉自己掏錢。 一想到這些,宋佛鄉沒辦法咸魚了。 老咸魚打個挺,逮誰噴誰,展現出了絕佳的戰斗力。 “老宋啊,你這是煥發事業第二春了?” 老朋友萬編輯話語中有羨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