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多少人想從傅老嘴里聽到這樣的話呀,可惜傅老就是不說。 聞櫻的待遇要是傳出去,真要惹來眾人的嫉妒。 聞櫻自己激動起來,“還真有很多需要您幫忙的地方!” 華夏九鼎的傳說聽過的人不少。 《史記·封禪書》里說“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相傳大禹將天下劃分為九州,命各州進獻青銅,以銅鑄鼎,以九鼎代表著九州疆域。 大禹還命人將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都鐫刻在九鼎身上,九鼎成為夏朝的鎮國之寶,象征了至高無上的王權,代表著天命所歸的統治,據說在秦滅周后遺失,從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不提神話傳說,就是這寥寥數語描寫中所隱藏的歷史變遷都有極為豐富可挖掘的內容! 可正因如此,聞櫻要動筆寫這個系列,事先要準備的資料就多了。 神話可以掰扯,歷史不能亂寫。 別說現在,哪怕再過十幾年,一些資料都不是網絡上可以搜索到的。 聞櫻要創作,不是當神話復述機器,不必真的全按照歷史記載來,那樣寫出來讀者也不會買賬,小說的趣味就在情節可讀性而不是大篇大篇枯燥的描述。 但聞櫻要想寫系列作品,那背景設立就必須宏大。 宏大不是發飄,奇幻的想象力需要夯實的基礎設定去配! 基礎,就是聞櫻所缺的。 有時幾句輕描淡寫的敘述,讀者一閱而過,卻不知那短短的幾句話是作者背后查閱了多少資料后才擁有的舉重若輕! 但這種細節咋一看容易被忽略,仔細品鑒時,又正是這種細節賦予了作品與眾不同的生命力。 聞櫻查不到的資料,梳理不清楚的順序,傅老肯定可以。 即便傅老本人不了解,還有傅老多年積累的資源呢。 所以傅老說可以幫忙,聞櫻是真的高興,忍不住真心實意給老爺子鞠躬:“那可太感謝您了!” 傅老被逗樂。 在報紙上發文聲援聞櫻都沒得到如此鄭重的感謝,現在倒是得了。 不過這才是創作者該有的態度。 文化人的風骨有太多可以展示的地方,為了創作給人鞠個躬不丟人,傅老自己年輕時為了借一本書,曾厚著臉皮等在別人家門口三天,聞櫻的態度實在太符合老爺子胃口! 見面的效果出奇好,傅老說自己會盡快看完30份選出來的參賽稿件,至于哪三篇可以勝出,傅老還邀聞櫻和張光真一起決定: “你們這個比賽性質不是純文學性的,你們肯定有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我這個老頭子喜歡的未必符合你們的需求,大家一起決定才能皆大歡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