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聞家老三聞常林來看大嫂,嘗了嘗包子也發愁。 餡料味道調的不錯,就是這面皮真不行——手藝肯定是能練,朱美群要真想做包子,一天兩天長久練習手藝自然會有進步,但朱美群不是著急么! 朱美群著急賺錢啊。 明明家里還有點小積蓄,不是等著米下鍋,朱美群就能感覺到身后有一條無形的鞭子在抽打。 她賣烤紅薯會騎著三輪車到處轉,順便打聽下蓉城各區的房價。 有電梯的新房當然是很貴的。 沒電梯的樓房也貴,但又沒有朱美群原以為那么遙不可及。 如果對樓層和房子大小要求再放低一點……也許真有希望在省城給兒子聞凱買套房! 朱美群著急呀。 不管她走到哪里,聽得最多的話就是蓉城房價還要漲,所以她著急,著急自己賺錢的速度趕不上房子漲價的速度! 人嘛,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極限在哪里,朱美群可能前半輩子動腦的時候加起來都沒到蓉城后用的多,在試錯了兩三次后,朱美群決定賣餛飩。 餛飩不如包子、面條吃著飽腹,小小一個,連蓉城本地的“抄手”份量都比不上,但餛飩有餛飩的優點,做餛飩的手藝沒做包子那么復雜,熟練后包餛飩速度非常快,從下鍋到端到客人面前時間不會太長。 一口一個,一口一個,一碗餛飩不知不覺就吃完了,冬天再喝一碗放了紫菜蝦米的熱湯,渾身都舒坦了! 餛飩的生意好,朱美群有了固定出攤的街道,烤紅薯的生意她也沒丟,反正擺在旁邊也不礙啥事,主要是沒找到接手烤紅薯工具的小販,朱美群舍不得浪費錢。 擺攤的地點也是有講究的,早上朱美群不在高校門口擺,大學生們早上要不吃食堂,要不干脆不吃早飯,早上她就在其他地方擺攤,下午時再過來。 今天,朱美群的餛飩攤生意格外好,有人一口氣要了幾十碗,朱美群手忙腳亂生怕丟了大生意。 好在客人似乎很耐心,并沒有選擇其他小攤,還問朱美群最近是不是每天都來擺攤。 “來,當然要來!” “行,那我們這兩天要買餛飩就來這里找你。” 場務是瞧著朱美群這小攤收拾的很干凈,不像有些臨時攤位那么油膩膩,買誰家都是買,不如買這家干凈的。 “好好好……” 朱美群很高興。 場務也高興,因為餛飩買回拍攝現場后大家都說好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