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承認自己投錢給‘筑夢基金’是動機不純?!” 聞櫻點頭,“承認呀。” “那你——” 聞櫻打斷表情激動的記者,“你都問了我好幾個問題,能不能回答我一個問題。拋開記者追逐新聞熱點的職業(yè)本能,你喜不喜歡我這個人?” 這是什么問題? 記者懷疑聞櫻在給他挖坑,回答時非常謹慎:“你這么有才華,沒有誰會討厭你。” 這個回答挑不出毛病,可進可退,果然是個狡猾的媒體人。 聞櫻不好意思對老實人下手,從來不怕和狡猾人打交道,頓時笑容更盛,“不討厭的話就是喜歡啦。你明明不討厭我,又總是要問我一些尖銳的提問,是不是心口不一?一邊是個人喜好,一邊是職業(yè)要求,我知道你也很為難。不過你放心,我不會因為你的“動機不純”而心生厭惡,我知道記者們都要追逐新聞熱點,我理解你們的難處,所以我從來不會回避你們的提問。” 記者被聞櫻的一段話繞糊涂了。 袁鳳薈接過話筒,“小魚的意思是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做某件事多多少少都有點私心。只要這份私心沒有傷害別人,何必要去深究呢?不管小魚是出于什么動機,她真的拿出了500萬給‘筑夢基金’,這個基金也確實會幫助不少人,那她做這件事就算不被表揚,至少也不該被指責吧?” 記者一噎。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記者并非不懂。但就像聞櫻說的那樣,記者的提問若不尖銳,新聞效果四平八穩(wěn)哪有看頭? 公眾就是要看沖突,看爆點啊! 記者見多識廣,臉皮奇厚:“小魚捐給了‘筑夢基金’500萬,她本人的聲譽得到了改善,這是一筆劃算的公關(guān)。” 這話就挺過分了。 聞櫻承認了自己干這事兒有私心,記者卻要將她捐500萬的行為全歸結(jié)為私心。 袁鳳薈疑心這個記者是冉可晴派來搗亂的,心中生怒,臉上反而笑得和藹:“小魚這么忙哪有空自己下場公關(guān),倒是你今天這么尖銳提問等新聞發(fā)布會結(jié)束后說不定會被網(wǎng)友罵,不如現(xiàn)在給‘筑夢基金’捐一點錢,也為自己買點好名聲?” “我是如實報導新聞,不需要買什么好名聲。” “哎呀,不要這么摳門嘛,給‘筑夢基金’捐錢是做好事,你真的不愿意嗎?” 袁鳳薈步步緊逼,提問的記者漲紅了臉。 ——這是當眾逼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