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3隴山礦難(一)-《宦海風云記》
第(2/3)頁
常寧苦笑著說:“老爺子,謝謝您的英明決策,這也是為人民服務么,我這里歸心似箭,您就快點行動好嗎,別慢慢吞吞的。”
將近八個小時以后,第二天的凌晨一點多鐘,青州軍分區的軍用飛機場里,常寧跳下飛機,馬上又跳上早已等候多時的軍分區司令馬太行的吉普車,大聲喊道:“馬司令,謝謝你啦。”馬太行一揮手,司機一踩油門,吉普車轟的一聲奔跑起來。
下了兩天的雨停了,位于青陽縣青陽山脈深處的隴山鋁礦,從山谷隘口直到出事的礦井,一路依舊燈火通明,人來人往。
救援指揮部設在離礦井不到兩百米的軍用帳篷里,臨時搭成的的辦公桌上,放著四臺電話和兩張礦井地形示意圖,辦公桌周圍站著常務付省長呂太良,省軍區付司令單云飛,省安全生產辦公室主任張東,地委新來的書記田鳳山,專員李東方,常務付專員劉為明,地委辦公室主任陳建明,縣委書記高飛,縣長劉守謙,常務付縣長鄧志軍,縣公安局長洪濤,縣政府辦公室主任陳龍海。
簡單的握手招呼后,常寧瞥了滿臉疲憊的高飛一眼,拉著鄧志軍,趴到桌上盯著礦井地形示意圖,鄧志軍既是全縣負責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又是常寧出差后代理他直接負責全縣安全生產的監督者,當然得向他詢問實際情況。
“隴山鋁礦在這個山頭上,共有五個礦井,出事的是二號井,已經開采了十五年多時間,井深最大達兩千多米,礦井進口附近五百米均是三十五度的斜坡,生礦難的時間是凌晨二點十分,離現在正好是七十二個小時了,當時井下有三十五名礦工,和一名付礦長一名安檢員,礦井垮塌點離井口斜面距離約為三百四十米,垮塌長度不詳,目前只有一點可以肯定,垮塌是兩邊礦壁巖層自然松動引,沒有引起大面積連鎖反應,也沒有引起井下透水……只是由于這兩天青陽縣連降大雨,從垮塌點到礦井口這一段,積水達斜深一百七十多米,我們的抽水設備有限,每小時僅能排水五米左右,因此,因此救援工作進展比較緩慢……”
常寧一邊默不作聲的點頭,一邊用力的單手抱了鄧志軍一下,鄧志軍頭篷亂臉色慘白,雙眼布滿血絲,常寧明白,生這么大的事故,他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第一責任人不是簡簡單單的名頭,出了安全生產的重大責任事故,那是要掉烏紗帽的,如果一次性造成的傷亡人數,過了上面規定的底線,說不定還會去看守所待上一陣。
青陽縣隴山鋁礦屬地方國營企業,位于青陽山脈深處的一條峽谷之內,離縣城不到十公里,建國以來,它一直是青陽縣財政收入的主要支柱,和農業稅、青陽鹽場及縣農機廠,并稱青陽四大臺柱,其實隴山鋁礦的開采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末宣統年間,現在早已進入枯源期,除了效益低下,更為嚴重的是對周邊環境的破壞,和小災小難的不斷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早就應該關閉了,十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了這個問題,近年來,關閉隴山鋁礦的呼聲越來越高,無奈青陽縣是個窮縣,全縣一年的地方財政收入不過兩千萬,一年的財政支出卻達到兩千四百多萬,所缺的四五百萬,都是靠國家和省兩級財政填補,或是靠縣領導去相關機構裝孫子化緣所得,要一下子斷掉一年六百萬的財政收入,哪個領導上臺都下不了手,更何況關閉鋁礦后,那一千七百多名在職職工和八百多名退休工人,他們的去處和收入,他們身后的上萬名名家屬的生活,誰來負責?
時間就是生命,常寧抬起頭,望著呂太良說道:“呂省長,我鄭重請求,由我來接管這次礦難救援的指揮權。”
呂太良隨即和田鳳山李東方等人交換了意見,點點頭說道:“小常,我們完全同意你的請求,你既然急著從京城趕回來,我當然不會讓你閑著的。”
新來的地委書記田鳳山,一個四十來歲壯壯實實的中年漢子,特意走過來握住常寧的手,真誠的說道:“小常同志,我代表地委感謝你,你就大膽的挑起這付擔子,把我們也當成你手下的兵,出了問題和你沒有任何關糸,責任由我們來承擔。”
“謝謝各位領導的信任,那我就不客氣了,我曾經來過隴山鋁礦七次,也到過井下考察,對這里的情況比較熟悉,也曾幫助礦領導制訂過礦難應急救援預案,在大學的時候,為了去煤礦當臨時工,也特意了解過國外礦難救援的情況,請各位領導相信我,只要三十七名工人還活著,我就有信心把他們救出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社县|
克山县|
湘潭市|
淳安县|
新乡县|
邓州市|
涿鹿县|
湘西|
白河县|
宣武区|
水城县|
临清市|
商都县|
左云县|
辰溪县|
常山县|
麦盖提县|
丁青县|
南昌县|
宁城县|
来宾市|
桐城市|
万全县|
休宁县|
鄄城县|
晴隆县|
星座|
平阳县|
张家川|
桐城市|
安国市|
同江市|
永定县|
龙山县|
大城县|
襄垣县|
海安县|
静乐县|
凤冈县|
西青区|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