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92章:大明的教育改革【二合一章】-《我要做明世祖》


    第(1/3)頁

    “禮部為何會花費如此之巨?”

    其他參與內閣會議的臣子聽到“教育支出”后,都忍不住站了起來。

    禮部尚書陸瑜也被人關注著。

    依照慣例,禮部的每年支出,大多花費在培訓新進官員、招待各國使節上面,各地方郡學、縣學等等,卻是比不上這兩種。

    畢竟前兩者都算國家大事,一個代表了人才一個代表了顏面。

    地方上,能讀書的人本就占比較小,入學校讀書的,基本上也是自己承擔生活開支,那些教師工資和三好學生補助,由中央跟地方財政分別承包。

    如此,攤到禮部的具體金額,其實是不多的。

    這些年最大的教育類開支,也就是皇帝一意孤行重新捧出來的“社學”。

    作為大明最基礎的教育組織,社學是以“鄉”為單位的,建設數量自然不用多提。

    可就今年的預計支出看來,貌似不僅僅要有社學了?

    朱見濟輕咳一聲,打斷了他們的大驚小怪。

    以他的后發優勢眼光看來,每年的國家財政支出在教育方面占很可觀的一部分,不是很正常嗎?

    他早就想對大明的教育行業進行改革了,也就是前些年錢不夠用,才一直慢吞吞的弄一些社學,沒有全方位的普及開去。

    元年下半年,朝廷開了海禁,允許民間出海經商,雖然還是沒擺脫“國營”的影子,但好歹是掙到了不少錢。

    以后想來會更多。

    有了關稅收入補血,朱見濟就可以在乾圣二年做點他想做的事了。

    “這是朕的意思,幾位卿家都只是順朕的心意辦事罷了。”

    他揮手讓人都坐好,自己提著腰帶正色說道,“國之大計,在于教育!”

    “傳承之事,不可輕忽!”

    “這也是當年太祖立國,便在大明之內廣設郡縣之學的本意!”

    反正朱見濟的意思就是祖宗的意思,他說這話著實是理直氣壯。

    “可是朕著人去地方考察,再看了最近兩次科舉錄取的舉子身份,真是不由心痛!”

    歷史的發展規律真的是可怕。

    一些很好的制度,總是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被破壞扭曲,逐漸的失去其本意。

    正如衛所制,

    也如大明的教育體制。

    朱見濟國家的軍政方面慢慢穩定下來后,就將多余的精力放到了其他方面。

    像教育這種百年國計,更是不會被他忽略過去。

    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大明朝在地方上的學校,已經因為各種問題陷入一個尷尬的地步,基本淪為了有錢人的鍍金之處,混文憑的地方。

    教師力量不足,招收的學生質量不行,以至于能在會試中大放光彩的舉子,大多來自于專門的學堂,學子拜了各種大儒為師,享受一對一指導,方得出身。

    受官方教育出人頭地的,反而稀少。

    特別是國子監這種國家最高學府,學風敗壞,二代橫行,還出現過不服管教的勛貴子弟追打老師,欺凌同學的例子。

    幸好朱見濟此前從學校中抽調學生去地方充任吏員,喜歡從被他整頓了一番的社學里面找,不然就這種素質,估計就是去地方給人當“父母官”的。

    對于這種混亂教育混亂現象,皇帝自然大怒。

    在有錢有權的情況下,便決心整頓一番大明的教育體系。

    而且現在也的確有一定的基礎,并不是一拍腦袋的決定。

    就像朱見濟此前在咸陽宮那邊開設的皇家版“技術工人小學”,專門招收來的職工子弟也讀了幾年書,應該放出去溜溜了。

    畢竟人數越來越多,孩子在營養充足的條件下一個比一個能長,咸陽宮還有點遭不住他們。

    那地方以后還要給朱見濟太子住的呢!

    隨著給匠戶封官賜爵等事例的出現,一些人也慢慢轉變思想,想通過這條路子來實現階級轉變。

    畢竟讀書科舉的限制太大了,完全滿足不了底下人向上爬的需求。

    朱見濟也需要更多有素質的工匠來為大明制造更堅硬持久的馬車,拉著全國的人狂奔跑向更好的時代。

    于是大明需要專業的“工科院校”。

    朱見濟覺得這個東西可以跟著普通的素質教育一塊搞起來。

    反正以朱見濟的計劃和大明的體量,不怕學生畢業后找不到工作崗位消化!

    “西南改土歸流一事雖然快要收尾了,可還是很缺乏人才的!”他又指出新的問題。

    不論是管理層面還是按照王越此前提出的,在西南原本蠻夷占據之地推廣儒學,普及漢化等社會改造計劃,都需要大量的知識分子來輔助辦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湾县| 共和县| 昭平县| 丁青县| 阆中市| 奇台县| 大关县| 桑植县| 仙游县| 阳东县| 亚东县| 盐津县| 竹溪县| 于田县| 浦江县| 托克逊县| 望谟县| 台湾省| 英德市| 张家口市| 十堰市| 衢州市| 岳池县| 安徽省| 轮台县| 嫩江县| 囊谦县| 达尔| 阳谷县| 滨海县| 大荔县| 郑州市| 扎兰屯市| 平武县| 六盘水市| 曲麻莱县| 平湖市| 九龙坡区| 黄平县| 宁南县| 桐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