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陸舟趕論文的時候,他還不知道,自己在演講臺上板書證明過程的那段視頻,在常青藤八盟校學生們的推特圈里火了。 不過真正將熱度推上高峰的,卻并非是常青藤八盟校的“數學人”,而是各大高中乃至初中的有色人種學生,以及被貼上“nurd”標簽的青少年們。 在美國的“文化樹”上,顯然并沒有點亮“知識崇拜”這一理念。除了精英階層深刻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之外,大多數人對知識的態度都是漠不關心,甚至出于政治正確的原因,就連精英階層本身都在對這一概念刻意淡化。 只要說出“我不要去派對,我要寫作業”之類的話,在這里通常都會被稱為“nurd”(書呆子)。 這些人不但是校園群體食物鏈的最底層,也是校園霸凌的對象。除非你在是學霸的同時,還是籃球隊的得分后衛或者橄欖球隊的四分衛什么的,才能讓你摘掉nurd的帽子。一個不參加任何課外活動的學生,甚至連授課的老師都不會喜歡。 也正是因此,從陸舟的身上,他們感到了共鳴。 即便只有一支筆。 即便沒有華麗的演出。 即便不是在綠茵場上酣暢淋漓的得分進球。 這個世界上,依舊存在著屬于他們的榮譽,依舊存在著他們的戰場。 那收尾的一筆,那句單調而語氣肯定的陳述…… 以及。 臺下如海浪般奔騰的掌聲。 只有同類才會欣賞同類,也只有同類才能從同類身上感受到共鳴,尤其是當這一類人不被所處的社會所認同時,這種由榮譽感而產生的認同,更是尤為強烈。 油土鱉,視頻評論區。 【jesus-cry!我仿佛……看完了一場球賽?】 【是的,對我來說,比今年的超級碗還精彩……】 【我是一名高中生,因為膚色、性別、還有學習,我被我們高中幾乎所有圈子排擠。我想過去刺青、想過嘗試大/麻和酒精,我試著去融入她們,但從來沒有成功過。謝謝你,是你讓我重新擁有了撿起書本的勇氣,原本我都快要放棄。】 【我竟然在油土鱉上看人做數學題?我一定是瘋了!】 【掌聲響起的那一刻,我忍不住哼起了歌。】 【強烈要求播主給視頻加上BGM。】 當然,除了正面的評價之外,自然少不了調侃或諷刺的聲音。 【不要和亞洲人討論數學問題,尤其是當他來自那個能讓谷歌失靈的國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