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可沒這么說過,”盧院士一臉嚴肅,反駁道,“我只是說,存在這種可能性,而且這種可能性很大。” 即便是現(xiàn)在,他也是如此認為。 這確實是一個重要的線索,但這條線索是否真的意味著一個重大的發(fā)現(xiàn),還有待實驗的檢驗。 嚴新覺繼續(xù)問:“可是如果在750GeV的位置真的存在特征峰,從量子色動力學的角度該如何解釋這種現(xiàn)象?” 盧院士搖了搖頭:“解釋不了,這個現(xiàn)象已經(jīng)超出了標準模型之外。” “那為什么——” “沒有為什么,”打斷了這位博士生的話,高院士笑了笑,繼續(xù)說道,“物理學存在的意義,并不是為了讓我們看到的一切都如我們所愿,相反,它存在的意義,正是為了去尋找那些出乎我們意料的東西,然后我們才會得到新的拼圖,去完善我們的理論。” 任何物理學結(jié)論都是不完善的,這取決于人類觀測手段的進步。 所以,即便愛因斯坦證明了相對論,也沒有哪個物理學家跳出來說自己“反牛頓”,或者說牛頓運動定理是錯的。 同樣的,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當人們踏上了更遙遠的星系,發(fā)現(xiàn)在宇宙的某一個角落相對論不再適用了,也一定不會有物理學家說,相對論是錯的,只是還有待完善。 而標準模型,也是一樣。 屏住了呼吸,嚴新覺用激動到有些顫抖的語氣問道:“也就是說,陸舟的發(fā)現(xiàn),意味著新的物理?” 高院士想了想,給出了一個模糊的回答:“只是也許。” 是的,只是也許。 但即便只是也許,對于一名碩士生來說,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了。 …… 從5月初踏上歐洲大地到現(xiàn)在,不知不覺已經(jīng)過去了兩個半月的時間。 看著床頭柜上掛著的日歷,陸舟不禁感慨。 如果他沒有把校歷記錯的話,這個時候201的小伙伴們應該已經(jīng)考完了最后一科,整個金陵大學只剩考研大軍駐守了。 如果自己的人生軌跡沒有偏離航向的話,再過兩個月,他就是大三,得開始思考,是讀研還是找工作這個嚴肅的問題…… 至于現(xiàn)在的話,很明顯,他已經(jīng)不用思考這些膚淺的問題。 只不過,需要考慮的問題似乎并沒有變少,反而變得更多了。 就在兩個星期前,歐洲核子研究峰會結(jié)束,LHCb華國合作組的科研人員陸續(xù)回國。 原本他是和盧院士、嚴師兄一趟飛機的,但盧院士把他扔在了這里,讓他到時候自己坐飛機回去。 至于為什么,那就說來話長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