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后者在理論上是可以做到的,只需要足夠大的對撞能量,制造一個微小尺度上的黑洞,以及改進觀測設備,將這個以光速蒸發的黑洞觀測到。 但前者,可不是強子對撞機上升幾個能級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人類文明的最小觀察尺度,往下深入兩個層級——去觀測一維層面的東西。 以現有的技術手段,妄想完全證明超弦理論,就像古人在凳子底下插上爆竹就想登月一樣異想天開。 聽到老朋友的這聲自嘲,德利涅淡淡笑了笑,隨口說:“當時他也在聽報告會?” 威滕笑了笑說:“不是聽報告會,是上臺做報告。你敢相信嗎,750GeV的線索,竟然是一個實習生在報告會上提出的。他運用概率學上的方法,推算出了在750GeV能區出現特征峰的概率,然后你猜發生了什么?CERN的研究員做了一個月的實驗,在強子對撞機這兩個探測器上,還真就發現了這個特征峰。” 一直盯著論文看的德利涅微微愣了下,過了好一會兒,才用帶著些許意外的語氣,說道:“……沒想到他在物理上竟然還有這種天賦。” “是啊,”威滕老先生贊許地點了點頭,“聽說他明年會來普林斯頓,我打算收他為學生。” 德利涅咧了咧嘴角:“……那得看他自己的選擇,我個人認為,他在數論上的天賦還是更勝一籌。” 愛德華·威滕笑了笑,沒有說話。 誰都不想帶蠢材。 這個問題反過來想也是一樣。 就在這時,將論文翻到最后一頁的德利涅教授,眉頭忽然狠狠地抽搐了下。 威滕饒有興趣問:“怎么了?” 德利涅搖了搖頭,表情恢復了自然。 “沒什么。” 他剛才還贊嘆論文中對于群論方法的巧妙運用,研究著里面提到的“群構法”,結果看到了最后一行,那小子卻調皮地留了句篇幅不夠,寫不下了。 如果不是看在這篇論文寫得確實好的份上,他肯定打回去讓這小子重寫。 …… 一個重大猜想,證明它需要一定的時間,檢驗它的正確性同樣需要一段不小的時間。 陸舟不知道這個時間是多久,唯一希望的只是審稿人的動作快一點,最好是趕在今年過去之前完成。 波利尼亞克猜想的證明告一段落,接下來的時間里,陸舟便將全部精力放在了弗蘭克老先生的課題上。 弗蘭克老先生總是時不時的和他通過郵件交流超對稱補充理論,陸舟雖然對這套理論存在疑惑,但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還是將爭議暫時擱置了下來。 沒辦法,讓他從數學的角度挑挑毛病還可以,但想自己去建立一套理論,以他現在的水平還不夠。 這套超對稱補充理論的主體部分,主要是弗蘭克先生完成的,而他負責的是處理數據,同時從數學的角度去修補理論在數學上的漏洞,讓它看上去更具數學上的美感。 別小看了這個工作,這可是很重要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