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東林皆是赤膽忠心,為國效力,舍生忘死” 錢謙益還在說,而朱佑儉已經(jīng)想到了明朝另一個內(nèi)亂問題——黨爭。 早年,東林黨聞如其名,“清流”。 為政清廉,嫉惡如仇,為當世做出表率,為大明留下了風骨,楊漣、左光斗等人更是讓后世敬佩。 可是,隨著閹黨的覆滅,作為大明“第一大黨”的東林黨也變了。 東林黨人違背了原來的思想,對一些意見相左的人,不問對錯,冠以閹黨余孽的名頭,進行抨擊。 最后,原來自詡清流的東林黨,也變得異常腐化,大明的白銀大多進了東林黨官員的腰包之中,錢謙益的絳云樓,就是例子。 朱佑儉之前讀史書,最后的對于東林黨的評價就是“閹黨害國,東林誤國。” 不過,作為明朝目前最大的政治勢力,東林黨還是要利用的,這也是朱佑儉重用錢謙益的原因。 看著下面的大臣吵的不亦樂乎,朱佑儉選了一個更舒服的姿勢,好好欣賞了起來。 大概一炷香的時間,爭吵中的大臣們,突然發(fā)現(xiàn)皇帝不僅不說話,而且微笑著看著他們,心中變生出幾分疑竇和敬畏。 眾位大臣紛紛收斂,站回了隊伍中里。 又過了一會,朱佑儉還是不說話,保持沉默。所有的大臣只得都站好,低著頭,等著皇帝的話。 突然,朱佑儉說道:“王承恩。” “陛下,老奴在。” “你看,眾位臣公吵的口渴,都吵不動了。你還不快去打上幾桶水,讓眾位臣公喝上幾口。潤潤喉嚨,一會,讓他們接著吵。” 王承恩聽了,笑了一下,說道:“老奴這就去辦。” 一會的功夫,幾個小太監(jiān)抬著水桶走了上來。 “眾位臣公,請吧!喝上幾口,一會接著吵。” 大臣們沒想到朱佑儉會來這么一手,一個個更是噤若寒蟬,沒有一個出聲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