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另有一件事讓朱佑儉有些棘手。那就是這明朝的歷史、軍事還有政治,他都懂。就是這經(jīng)濟一項,實在是模糊。這也不能怪他,經(jīng)濟財稅方面的史料本家就不多,這可如何幫助史可法呢? 要不然,等去應(yīng)天再說?即便如此,也要先安下釘子。 思路至此,朱佑儉又向系統(tǒng)發(fā)布了命令。 “系統(tǒng),我要召喚。” 【請宿主確認召喚項目。】 “這次,還是召喚人物,召喚兩個,一個是徐渭,一個是沈萬三。” 【徐渭、沈萬三,兩人皆為庶民,供奉銀兩分別為100萬兩,及600萬兩,是否供奉?】 聽到兩人的價格差,朱佑儉趕緊問道:“不對!系統(tǒng),你不是說供奉沒有官職的人,以三等文臣武將為標準嗎?這100萬兩供奉的誰?這600萬兩又是誰?為什么會有供奉600萬兩的?” 【100萬兩供奉的是沈萬三,600萬兩供奉的是徐渭。徐渭,因為做過兵部尚書的幕僚,為朝廷直接出力,再加上有書畫特長,故此供奉銀兩為600萬兩。因徐渭忠于大明,供奉銀兩減半。】 聽了這個數(shù)額,朱佑儉并沒有覺得徐渭貴。這個徐渭就是徐文長,萬歷年間,他做胡宗憲的幕僚,在未派出一兵一卒的情況下,用計謀,將海盜王直、徐海干掉,可謂是足智多謀。朱佑儉在前世也知道,徐文長的畫那可是無價之寶,就連齊白石這樣的大師,都要做他門前的一條走狗。花上300萬兩,不僅召喚一個計謀方面的能人,還能召喚一個藝術(shù)大師,這個錢花的不虧。 再看那沈萬三,朱佑儉心中明了,這個家伙居然不忠于大明。白居易說的對呀,商人重利輕別離,他們不會忠于國家,不會忠于朝廷,他們只會忠于金錢。 “好的,系統(tǒng),召喚著兩個人。我希望能在我南下之前,見一下這兩個人。” 【召喚人物的地點屬于隨機,祝宿主好運。】 “好吧,那就看看我的運氣如何,我對自己的運氣,還是有信心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