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各路勢力舉起反董大旗,眾多軍隊都開向了陳留郡的酸棗縣,企圖爭得十八鎮諸侯的席位,一時間競爭巨大。 什么不知名的縣令啊,哪個地區的寨主啊,以及對諸侯席位有想法的玩家們,都紛紛帶著軍隊前來登記,換算為戰力數值也有個十幾萬的樣子,一時間十八個名額不斷變動。 (一個六階士兵為1,七階士兵為5,八階士兵為10,九階士兵為50;初級武將為20,中級武將為50,高級武將為100,特級武將為1000,王級武將為1w,皇級武將為10w,帝級武將為50w,圣級武將為100w) 他們深知自己的實力不夠,那就用數量來湊,不斷地征召低階民兵,但能增長的數值小得可憐,最終糾集成了一群烏合之眾、整天搞得鬧哄哄的,最后全部被曹操趕出了陳留。 而作為此次討董的真正主角們,大軍其實早就已經到達陳留附近了,但大家就是不先去登記,好似誰先登記誰就沒有面子一樣。 但是,如果你實力明明墊底還要刻意拖延的話,那可也是要鬧笑話的,于是距離一月之期還有最后三天的時候,便有十位太守刺史率先進行了登記。 分別是北海國相孔融350w,山陽太守袁遺370w,東郡太守橋帽372w,廣陵太守張超401w,河內太守王匡432w,濟北國相鮑信442w,上黨太守張楊460w,豫州刺史孔伷470w,兗州刺史劉岱490w,徐州刺史陶謙500w。 即便是其中最弱的孔融軍,其他勢力也毫無競爭力,或者說對于玩家中的頂尖勢力而言,他們可以競爭這么一個位置,但完全沒必要。 他們缺少高階將領,現階段王級武將就是他們手中的最強者了,他們在正面戰場根本撈不到好處。 不過演義記載的十八鎮諸侯中,有三鎮為冀州牧韓馥、西涼太守馬騰、陳留太守張邈。 其中韓馥是全權支持袁紹,其并不會親自出兵,張邈亦是如此,他已歸入曹操麾下;而馬騰,且不說涼州沒有西涼郡這個郡,此時他也正處在董卓集團中。 也就是說十八鎮諸侯中有三個是沒有的,不知道會被誰來補足;會盟的倒數第兩天,這個答案正式揭曉。 南海郡太守士武503w,江夏太守黃祖530w,那剩下的一個名額應該就是秦勢力了。 沒想到,士家、劉表最終還是加入了討董陣營之中。 黃祖明顯就是跟著孫堅來的,討董是托詞、或明或暗針對孫堅才是真;那士家為何而來?莫不是因為最近交州荊州交好,來給黃祖鎮場子?可能性不大,士家不會輕易得罪死孫堅,這不是大世家的生存之道,士武的到來更像是跟著秦勢力一起混好處。 終于,到了會盟的最后一天,最后壓軸的六位大佬出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