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離開公孫瓚以后,子龍有一段時間處在下野狀態,受時間線的影響,他現在已經是十八歲了。 而隨著年歲的增長、心態的成熟,他已經不再是初遇嬴九時的那個十五歲小少年,對于漢室宗親的盲目崇拜已經丟掉。 尤其是討董的開始,讓子龍看到了諸多宗親的不作為,既然你們姓劉的都開始自暴自棄了,那我又何必去強求呢? 至于對自己頗為重視的劉備,子龍只能說聲抱歉了,或許未來的你會很輝煌,但就直接的感官來說,劉玄德真的比嬴九差了很多。 而且一個大男人動不動就抱著你哭泣,讓人覺得有些奇怪;劉備要是知道子龍的想法,直接哭暈在廁所。 如果一個人對你有好感的話,你的缺點也會是他眼中的優點,反之亦然;劉備即是尚未獲得子龍的好感,就敗光了自己的人緣。 ———————————— 大谷關前,聯軍列陣,子龍于關下單騎叫陣。 “常山趙子龍在此,誰敢出關一戰!” 足足過了十多分鐘,大谷關守將竟然沒有絲毫反應,然后一塊寫著“免戰”的牌子被掛在了城墻上。 意思已經很明了,“任你叫,任你罵,我就是不出戰,有本事你直接攻城就是!” 這副無賴的樣子,擺明了是要拖啊;但直接攻城的話,要付出巨大的損失,是嬴九等人不想看到的。 這只是討董戰爭,又不是勢力發展戰爭;就好像是打邊界關卡,無論犧牲多大都得打,但這是討董戰爭,則沒有拼命的必要。 討董的意義在于: 第一、讓董卓放下稱帝的念頭、禁止任何人搶跑; 第二、站隊表態,在大家普遍準備稱王獨立以前,維持一個名義上的漢朝廷是最有利的,所以要營造出我是“漢室忠臣”的形象。 第三、戰爭就是用來發財的,討董成不成功都只是其次,主要是發財很重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