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洛陽的地理位置處于河內郡、河南尹、河東郡和弘農郡的交界之處,其主體區域部分主要面向河南尹,所以一般都認為洛陽就在河南尹。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作為帝都的它是一個獨立的行政單位,虎牢關是洛陽東南面向的最后屏障,過了虎牢關便是洛陽了。 從189年的8月,到190年的8月,這場戰爭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年,討董聯軍總算是來到了虎牢關前。 不過與一開始浩浩蕩蕩的十八路諸侯會盟相比,此時出現在虎牢關前的諸侯卻只有十三路(吃喝玩樂四人組和張楊未到場,這五人事實上已經退出了聯軍,只是沒有宣告而已)。 聯軍會廳中,袁紹問道:“虎牢關的雄偉,是大谷關和轘轅關的三倍,諸位有沒有什么破關的良策啊?” 作為袁紹屬下的許攸第一個站出來為自家主公長臉,他說道:“主公,屬下以為強攻乃是下下之策,虎牢關雖大,但如今卻是成為了一座孤關,根本不足以將整個洛陽區域庇護起來;虎牢周圍小路、水道眾多,我們可以采取正面主力對峙,側面滲透之攻勢,讓虎牢關成為擺設,此計的優點在于可將傷亡降至最低,缺點則是耗時較長,少則三五月,多則八九月。” 按照許攸的說法,虎牢關周圍如同一個漏風的篩子,如果一點一點地滲透過去的話,即使是西涼軍采取反制措施也無法阻攔,最多只能拖慢聯軍的速度。 對于許攸提出來的計策,各方都沒有太大的意見,這是一場象征意義大于是實質意義的戰斗,沒有人希望自己損失慘重。 不過各諸侯手下的謀士們還是紛紛出言對這個計劃進行補充,以昭示自己的存在感。 秦勢力這一邊,與嬴九一起在廳中議事的是士棄、黃忠和胡荃,士棄和胡荃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至于陳宮的話,他知道現在他與曹操會面不是太好,所以他主動留在了軍營之中。 很快地,關于各支軍隊該向哪個方向運動被定下來了,毫無疑問地,水軍最強的秦勢力承擔了水上道路的滲透。整個洛陽區域水系極為發達,有著黃河的支流:伊河、洛河、澗河、瀍河等等。 對于在馬背上生長起來的西涼軍隊,讓他們來打水戰完全就是強人所難,尤其是他們面對的還是全《文明》最強水軍,大秦水師!其中更不會有什么懸念。 再加上秦水師的將領是蔣欽和周泰,論水戰,在整個漢末三國時代能排進前十的兩大超級天才。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