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樣的日子很快就過去了一個月,除了虎牢關前的斗將以外,滲透計劃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盡管有著徐榮、樊稠、胡封等人的頑強抵抗,聯軍還是打開了一個缺口。 根本原因還是因為虎牢關是一座孤關,不足以鎮壓整個區域;而考慮到目前這種情況,李儒已經開始安排洛陽人口和財產西移長安,避免到時候太過慌亂。 而對于李儒做法嚴厲反對的朝臣有很多,其中力量最大的就是以太傅袁隗為首的貴族集團。(隗音同“偉”,做姓時同音同“奎”) 袁隗為袁紹叔父,也就是其父之弟,袁紹之父袁逢早亡,但死前也是官至司空,也是“三公”要職,可謂是一世二公,這是其他士族難以做到的。 袁家的輝煌,的確讓人難以想象,可以說單憑袁家的底蘊,就足以讓袁紹在以后拿下北方,足以讓袁術在南方立足。 袁氏被稱為“四世三公”,有很多人都將其理解為“四代人,出了三個公”,其實不然。 四世三公指的是從袁紹往上數的四代人,每一代都至少有一個人位居三公,其高祖袁安為司徒,曾祖袁敞為司空,祖父袁湯為太尉,親爹袁逢為司空,叔父袁隗為太傅。 三公之職,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袁氏代代皆任,一門五公,可見袁氏底蘊之強大,哪怕是皇親貴族也比之不過,怪不得袁紹動不動就說自己是“四世三公”,因為這真的很牛x。 而我們有提到,本應為家主的袁逢早亡,所以在袁紹或是袁術成長起來之前,袁隗才是袁家事實上的掌權人。 而就是這樣一個地位身份牛到不能再牛、哪怕是皇帝也要禮讓三分的人物,卻是被人給咔嚓了。 沒錯,就是我們的李儒;連皇帝都敢殺的他,又何況區區一個袁隗呢? 本來袁隗若是夾著尾巴做人,李儒也懶得去理他,讓他逃過歷史上的命運也無妨;奈何袁隗非要跳出來送,所以這是命運的抉擇啊……才怪! 這就是呂布所說的給袁紹的“禮物”了。 不過大家族總有貍貓頂死,不知李儒有沒有找到本體所在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