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臺下沒有觀眾。 但是在小劇場的后面,隔了一道墻的地方,卻是坐滿了觀眾。 他們是通過墻上的大屏幕,觀看臺上演員的表演。 打從秦默和周九涼上來以后,就一直捂著嘴憋著笑,不時發(fā)出“噗嗤”、“噗嗤”的笑聲。 另一間屋里。 十幾個工作人員。 在鍵盤上瘋狂的敲擊著。 這就是他們的工作。 那些尖酸刻薄,或熱情洋溢的彈幕,根本不是觀眾發(fā)的。 而是這些人自制而成。 目的就是給臺上演員制造困難。 此時。 彈幕上正在飄著: “大林子真是留學(xué)生嗎?” “是的,藍翔英吉利分校的!” “噗。哈哈哈!胎教肄業(yè)!” “我生氣了,我是大林子粉絲,這倆演員太討厭了!” “說的什么呀?靠侮辱人取樂嗎?” “唉。真是沒素質(zhì),相聲演員都是這樣嗎?” “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guī)矩,好吧?” “大林子的學(xué)歷,是老郭心里永遠的痛啊!” “……” 這些近乎真實的彈幕,都是節(jié)目組安排好的。 前面幾組演員。幾乎都受到了這些彈幕的影響。 甚至像張鶴綸和尚九西倆人,因為是第一組上來,更是格外關(guān)注這些彈幕。 看得多了,自然而然的影響發(fā)揮。 再看秦默和周九涼倆人。 似乎完全不受彈幕的影響。 只顧全身心的說相聲,完全不搭理彈幕的。 這倒不是倆人心大。 周九涼是近視,根本看不清彈幕上說了些什么。 秦默則是把目標放在了現(xiàn)場僅有的幾位工作人員身上。 包括攝像師,看他們的表情和反應(yīng),來調(diào)節(jié)自己的節(jié)奏。 看到有幾個工作人員笑著直接轉(zhuǎn)身出去了。 這說明包袱是好的。 于是,秦默便在這類包袱上,加大力度。 如果工作人員沒有反應(yīng),那就簡略的說完這段兒,趕快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舞臺上。 “我這個人吶,平時最喜歡吟詩作對!” 秦默說著,“基本上走到哪兒,吟到哪兒,逮住誰,跟誰作對!” “逮誰跟誰作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