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下方澈收拾東西,立刻定了去杭城的機票。 一路風塵仆仆,一直到晚上,方澈才到杭城。 期間他一直保持著和趙蟬兒的通話,方澈下飛機之后直接打車去了趙蟬兒和一群孩子居住的酒店。 酒店門口,方澈見到了趙蟬兒,此時的她面容憔悴,看上去讓人十分心疼。 一見到方澈,趙蟬兒立刻說道:“不好意思啊,讓你擔心了。” “說這干什么?什么時候開始錄制?”方澈白她一眼。 “明天上午開始錄制了。”趙蟬兒嘆口氣道。 自打見到方澈,她心里即覺得踏實,又覺得愧疚。 “先去見見孩子們吧。”方澈拍了拍趙蟬兒的頭,讓她在前面帶路。 這是一件快捷酒店,藍鯨電視臺給安排的住處,條件還算不錯。 不多時,趙蟬兒領著方澈來到了一間巨大的家庭房,屋子里二十幾個孩子正湊在一塊練習明天的節目。 這群孩子大多十幾歲左右,膚色黝黑,臉上統一掛著兩坨高原紅,穿著的服裝也比較破舊。 看到趙蟬兒進來,孩子們立刻涌了上來:“趙老師,你回來了?” “趙老師,我們練的可認真了。” …… 等看到趙蟬兒身后的方澈的時候,孩子們都是一愣,然后怯怯地不再說話。 趙蟬兒急忙介紹道:“這個人是趙老師的好朋友,你們可以叫他方澈哥哥,還記得老師給你們帶的畫冊嗎?就是方澈哥哥給你們買的。” 這話一出,孩子們瞬間放松起來。 他們知道,是有一位哥哥給他們捐了很多東西的。 “方澈哥哥好。”當下有膽大的孩子就湊過來跟方澈說話。 “你好,你叫什么呀?”方澈立刻柔聲細語地回復。 “尕娃。”那孩子脆生生地說了一句,最后還是抵不住內心的害羞,藏到了趙蟬兒身后。 方澈也不與他計較,掃視一圈然后問道:“另外一位老師呢?不是說還有一位老師嗎?” 趙蟬兒嘆口氣:“學校里人手不夠,那位老師昨天就回去了。” “沒事,讓我看看你們的節目唄?”方澈開始引入正題。 “好。”當下趙蟬兒組織孩子們立刻站好隊形,給方澈表演起來。 他們準備的詩朗誦是《閔寧頌》,是當年閔寧鎮一位老師為了歌頌福建援助寧夏的事跡而寫的作品。 為了讓節目形式更加豐富,朗誦中間還加了一段當地歌曲《油菜花》的橋段。 方澈聽完之后,感覺確實差點意思。 “不行嗎?”趙蟬兒有些底氣不足地問道。 方澈搖搖頭:“差一些。我這里有一個節目,你看行不行。” 當下方澈就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跟趙蟬兒說起來,包括他在路上想起來的一段朗誦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