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幾分鐘之后,大家聽完了。 方澈瞇著眼睛問大家:“感覺怎么樣?” 一個工作人員欲言又止,陳宇看了她一眼:“說!” 那工作人員終于鼓起勇氣:“呃,這個歌我覺得好聽是好聽,但是總覺得有點喪呢,人家一般這種召集曲都是激昂的,講夢想啊,追求啊之類的。方導這個,不行咱們把追夢赤子心當召集曲吧。” 旁邊的一個姑娘搖搖頭,她的眼眶有點泛紅:“不是的,我覺得這個歌很好,聽完之后怪難受的。” 方澈笑了,他看著第一位工作人員說道:“激昂肯定是有的,但是我想著,一點一點地來,先和聽眾產生共鳴,然后一點點挖掘他們心里的不甘,最后才是激昂。” 陳宇點點頭:“我覺得這個思路可以,那就發!” “好!” 辦公室的人又動了起來。 這一天是3月14號。 晚上八點,《華夏好聲音》的微博和方澈的微博同時發布了一條動態。 “《華夏好聲音》第一首召集曲,獻給每個不甘平凡的人,或許,我們真的懂你。” 后面跟著一個音頻鏈接。 歌名:“像我這樣的人” 《好聲音》的報名人數雖然不多,但是,熱度很大。 而方澈在經歷了全庸事件和官宣事件之后,現在的熱度也高的一批。 “來了來了,今天上午《青春有你在》發布召集曲的時候我就在想,我們澈兒是不是也該有動作了,果然來了!” “嘔吼,熱鬧咯。” “聽歌聽歌。” 而那些一直關注著《好聲音》的潛在選手們,則第一時間點進了這首歌。 他們還在觀望。 而這首召集曲是好聲音第一次表態,他們想看看這個節目到底是一個什么態度。 《青春有你在》那邊,在方澈發布歌曲的一分鐘之后,就得到了消息。 “呵,還真要和我們對著來啊。”說話的是《青春有你在》的導演陳寒。 “聽聽。” 今天本來就是周五,大家都下班沒事了。 所以網絡上的人特別多。 一時間居然有十幾萬人點開了這首歌的鏈接。 這里面,當然也包括閔佳卉。 歌曲開始。 先是一段口琴聲。 聽上去不是激昂的那一卦。 而后方澈有些低沉的聲音出來:“像我這樣優秀的人,本該燦爛過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頭來,還在人海里浮沉。” 其實,毛不易這首歌,大半的精華都在前兩句。 有人說這首歌唱的是每一個普通人,平凡人。 但更確切地說,應該是每一個曾經有過野望,或許現在仍然暗搓搓有野望,不甘平凡的人。 前面兩句一出來。 聽眾們就愣了一下。 尤其是那些潛在的選手們。 說實話,有心要參加選秀節目的人,哪一個不是覺得自己有點本事? 哪一個沒有在心里默默地想過自己其實還挺優秀的。 所以方澈這歌,前兩句就有點讓大家頂不住了。 對啊,雖然有點優秀,但是這不是還在人海里飄著呢嗎? “像我這樣聰明的人,早就告別了單純,怎么還是用了一段情,去換一身傷痕……” 有人說這首歌的前兩段是自負, 但其實更多的是自嘲。 有些只是吃瓜的聽眾,聽到這,有代入感了。 誰沒受過一兩回傷啊。 …… “像我這樣懦弱的人,凡事都要留幾分,怎么曾經也會為了誰,想過奮不顧身……” 這句話里的那個“誰”,可以是人,又何嘗不可以是夢想呢。 有人聽這歌,默默地點起了一根煙。 “歌不錯,就是有點費煙呢。” 歌曲繼續:“像我這樣孤單的人,像我這樣傻的人,像我這樣不甘平凡的人,世界上有多少人。” “像我這樣莫名其妙的人,有沒有人心疼。” 毛不易的這首歌之所以能火,大概率是因為歌詞里寫出了每個人心里的小矯情。 自命不凡,被迫平凡,然后又不甘平凡。 有些暗搓搓的心事無處訴說,因此覺得孤單。 經常感覺找不到同類。 這種心情,普通人有,有夢想的人更甚! 要知道,這首歌是毛不易作為選秀歌手時候的歌曲啊,所寫出來的心聲,最能打動的絕對是那些有心參加選秀搏一搏,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行不行的人。 電腦前面,戴著耳機聽歌的閔佳卉,突然感覺心里一陣悸動,不知道怎么滴,一顆熱淚啪嗒一下掉在桌上。 她在這所學校里,很孤單啊。 別的音樂老師上課都是給大家放歌,她自己彈著吉他唱。 別人都是大學畢業就工作了,自己還折騰了兩年。 像我這樣的人,真的多嗎? 這一刻,她破防了。 在濟南的一條大街上,一位身形較胖的男生,原本已經在街邊擺好了位置,準備賣唱了。 他的嗓音特別好,但是體重高達兩百斤,選秀節目? 鬧呢? 所以他經常在街頭唱歌。 《好聲音》他也在關注。 但是從未想過報名。 今天在賣唱之前看到了好聲音的動態,然后試著點了進去。 結果聽完這首《像我一樣的人》之后,無論怎么著心里都感覺平靜不下來。 “艸,報個名能咋地啊!” 網絡上,距離方澈這首歌發布已經過去了半個小時了。 底下的評論早就炸了。 “這歌聽得我,聽了三遍,抽了四根煙。” “這真的是召集曲?我怎么感覺,這歌像是唱給每一個普通人聽的呢。” 這時候有些潛在的選手回復道:“不是的,方澈真的懂我們這些人是怎么想的。太用心了。” “這歌太走心了臥槽!” 而在網絡下,這首歌早就在朋友圈傳開了。 “快聽聽方澈給《好聲音》寫得召集曲,快來啊,臥槽聽得我啊。” “我不知道為什么聽到這首歌觸動這么大,我也才二十來歲,人生也并沒有走過太多路,但是每句話都砸在我的心頭。感同身受,聽到第二遍的時候眼淚已經抑制不住的往下流。” “方澈的每一首歌,都這么戳心。頂不住了!” “這歌用來當召集曲能行嗎?” “不知道啊,但是我感覺挺走心的。” 能行嗎? 太行了,這首歌一經發布,迅速地被擴散轉發出去。 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刷爆朋友圈。 這一夜,不知道多少人,在角落里,想到了自己一生的過往,偶爾還會落下幾滴淚。 樂壇的人都驚了,他們之中,大部分人都經歷過這種追夢的過程。 那種不甘平凡的感覺。 又或者,有人專門是寫詞的。 但是在這首歌面前,也得跪。 “他是怎么想出來的這種詞啊,太戳心了!” “狠,方澈下刀一直是這么狠!” “絕了,真的是。” “現在再看看《青春有你在》的召集曲,那根屎一樣!” 到了晚上十二點的時候,這首歌已經在新歌榜第一的位置上面呆著了。 這首歌像是一個磁鐵一樣,瘋狂地吸引著那些有著音樂夢想的人。 又或者,至少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好聲音》報名這件事情! “從這首歌,能看出來,方澈是真的懂這些選手的心思,并不是簡單地做個節目。” “猶豫了這么久,決定報名了!” “報名,能咋地,大不了不去唄!” 但是也有人在猶豫:“我要不再觀望一下子吧。” 是的,正如方澈所說的,事情要一點一點地辦。 這首歌,引起了那些潛在選手的共鳴,但是還沒有把他們心里的火,徹底激出來! 但饒是如此,《好聲音》的報名人數也在歌曲發布之后迅速地飆升。 這一天晚上,《好聲音》的辦公室集體在加班。 “一萬人了!” “方導,兩萬了!” “三萬!” 整個辦公室的人都坐不住了。 “方導,你這歌也太牛了,四個小時,報名人數漲了3萬!” “報名人數還在漲!” 工作人員激動地匯報著數據。 然而方澈卻笑了:“這才是開始,這點人數還是不夠。” 隨后他指著電腦屏幕上的報名人數:“這里面,先篩選一下濟南這邊的人有多少。” 工作人員一愣:“方導神馬意思?” 另外一個工作人員笑道:“哎呀,照辦就是啦。” 很快,工作人員就篩選好了。 全國那么多的城市,四萬人的報名人數,分攤到濟南這邊,就只有一百多號人了。 “方導,您要這一百多號人干什么?” 方澈想了想:“明天是周六對吧,上午的時候給這些人打電話,看看有多少人能來的,咱們先簡單地篩選一下,然后我請他們一起錄一首歌。” 陳宇舉起了手:“方導,你這不行吧,讓他們一起錄歌,拍宣傳視頻?咱這個節目就是看聲音不看臉,你錄了視頻,這些人的臉和聲音不就暴露了嘛。” 方澈笑道:“放心吧,有辦法。節目組的編導什么的,找幾個會樂器的,組過樂隊的人。” 第二天,上午打電話,下午就來了七十多個人。 無論如何,凡是來的,來回的車費給報了,再給300塊錢的辛苦費。 然后節目組進行了一個簡單的篩選。 類似于海選。 別說,還真有唱得好的啊。 70多個人里面,節目組篩選出來16位唱得好的選手。 有男有女,有高有矮,有胖有瘦。 在錄像廳,方澈看著眼前的16個人,這些人一個個的現在都有些緊張,但同時也面露期待。 方澈對大家說道:“首先,感謝大家能參加我們的節目,剛才的選拔大家可以視為第一輪海選,目前各位是我們最先通過第一輪海選的16位選手。” 有人忍不住給自己鼓了個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