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梁棟繼續忽悠道,“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團隊的導演寫你的名字,這樣你以后想拍片了,也有資歷,想入導演圈可不簡單。” 梁棟說的沒錯,不管是哪個圈子里都有一層保護壁壘,需要圈子里邊的人帶。 像陳斯年這樣,即是編劇又是導演的,在市場上要吃香得多。 陳斯年吃過虧,他才不想要個名聲,不過梁棟這么一提,似乎這個好處也不錯,可以鋪路。 “酬勞不可少,這掛名導演也不能少,你要弄清楚,當初電影票房遇冷,是誰提出的解決辦法。” 陳斯年給出了他的價值,“我是戲文系的學生,不僅能編,其他的知識也掌握不少,你可以找我們老師問問我的成績。” 學習好的優越性就出來了。 梁棟沉默了,陳斯年的營銷能力也不錯,能清楚的把握市場動向,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其實梁棟也沒打算空手套白狼。 他想省錢,雖然他現在賺的錢不少了,可身在導演圈,動輒幾億上十億的項目要談,你身價必須擺在那里。 梁棟本身就是個摳搜的人。 “你說的也沒錯,這就是我看中你的原因,咱們一起合作那么愉快,我也不虧待你,打包一起五百萬的合同怎么樣?”梁棟問道。 五百萬不算少了。 如果陳斯年想拍電影,他手上一千萬足以拍一個小成本的電影了,可明顯給的少了。 《誰是演員》請了四個導演,這里面每個導演都不簡單,梁棟能混進去,足以證明他能拿到的酬金也不少。 雖然梁棟在四個人里面身份最低,資歷最年輕,可簽約合同肯定很高。 “怎么能讓老哥吃虧呢,要不這樣,你把你和節目組簽的合同給我看看,我做個參考。”陳斯年以退為進,他也學聰明了,不開口要價,就從白紙黑字上做文章。 “這!我吃點虧沒事。” 梁棟糾結,這哪能讓陳斯年看,他找了個借口,“和節目組簽了保密協議,不能給別人看啊。” 口口聲聲的梁、陳配,他倒是這么防備,這人真的狗。 “梁導這么給機會,哪能讓老哥吃虧呢,這合同一定要看的。” 兩個人開始撕扯起來了。 “要不這樣。” 梁棟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又能激勵陳斯年寫劇本,“這節目一共七期,頭兩期選演員,后五期就是導演拍片爭奪戰。” “每期每個導演的作品將在企鵝視頻上推廣,只要你的劇本讓我拿一期頭名就兩百萬,第二名一百萬,第三名五十萬,墊底沒有。” 如果按照這么一算,陳斯年的劇本好,拿五期第一就是一千萬。 可哪那么容易拿。 這梁棟還真會開價,上限雖然提到了一千萬,可下限卻低的離譜,弄不好還免費打工。 “那最后你的作品奪冠了呢?”陳斯年問了句。 “額外獎勵五百萬。”梁棟直接開口,雖然給的不算少,可他奪冠收益遠比五百萬要高太多。 梁棟其實知道自己的短處,沒有陳斯年,他就一三流導演,曾經自己拍的不知道黃了多少部。 可只要帶上陳斯年,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陳斯年是個特別好的輔助,只要配合好,梁、陳配包贏。 陳斯年最終同意了。 …… 沒多久《誰是演員》第一期播出了,陳斯年也沒閑著,好好將第一期節目看了。 梁棟在里面似乎扮演的是杠精的角色,實力最弱,卻誰都不服,槽點滿滿。 張子依是女導演,也是著名演員,屬于演而優則導的類型,她的導戲方面偏側重于發掘人物內心,實力不可小覷。 陳克、徐振就不必多說了,都是每年賀歲片的熱門導演,基本上他們拍的片都有票房保證。 《誰是演員》的第一期是挑人,通過節目組給定的劇目進行表演,表演到位的演員會拿到導演給出的合格證。 拿到合格證的演員能夠反選導演。 而梁棟似乎在里面最不吃香,嘻嘻哈哈的最是鬧笑話,挑的演員也都是別人不好剩下的。 這讓陳斯年看了第一期之后就很頭疼,可惜,選角方面不是他能夠決定的。 《誰是演員》播出后的第一期,各類平臺、端口都給了不少的推廣,這檔節目確實火。 陳斯年也很想在這個節目上和其他同行掰掰手腕,不過現在還為時過早。 微博端的話題很熱。 滬戲校草加入張子依陣營成了熱搜第一名。 陳克陣營迎來老戲骨加盟也在熱搜前十的綁上。 徐振雖然沒有水花,但也挑選了不少中意的演員加盟。 唯獨梁棟成了笑話,爭不過其他導演,專挑剩下的,成了整個節目的笑聲來源。 陳斯年看不下去了。 這幾天他也沒有閑著,手里一直在創作短片劇本,連同他之前寫完放到文件夾里的。 一共有五十多個劇本。 這都是他的心血和底牌,每個故事都源于他每一段時間不同的想法和靈感,所以類型很多。 類似于《與夜同行》的懸疑劇本最多,其次就是憧憬和宋清曼戀愛時寫的多部戀愛劇本。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