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封建時代,有幾個頭能這么猖狂去笑皇帝? 此時面對李世民的質問,李承乾也只能開口解釋道:“孩兒是認為阿耶處理這件事有些急切,算不上賞罰分明。” “呵,呵呵。” 一串冷笑后,李世民譏誚道:“那太子可否講講有何高見?” 講? 講就講唄,但你那是請教的態度嗎? 李承乾很氣,原本站了一天就有些神智不清,現在還被李世民當面嘲諷,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 “阿耶,您了解過王靜管轄的縣城嗎?” “您知道那個縣城以往有何災害嗎,火災水患還是蟲害?” “您清楚縣城往年發生災害的頻率嗎?” “不是每一個縣城有災害就是過錯,反之道理亦是一樣。” “您不了解詳情便下了結論,這便不是賞罰分明。” 一連三問,李世民懵了。 偏偏結論還挺有道理的,這就更讓他難受了。 父親的尊嚴讓他嘴硬道:“那你說說什么才是賞罰分明?” 李承乾睜開迷糊的雙眼,朗聲道:“賞罰不能一概而論,在孩兒看來,分為三種。” “其一,難的事,只獎勵不懲罰。” “其二,簡單的事,只懲罰不獎勵。” “其三,尋常事務,也是平日里的多數情況,應當獎勤罰懶。” 其一其二在李世民預料之中,但其三這一點,確讓他醍醐灌頂。 在外人看來,獎懲其實就是皇帝一言而決,自由心證的事情,而確實許多皇帝也是這么做的。 但李世民不一樣啊,他是為了超越秦皇漢武去的。 換言之,他做事,求的是有規矩守章法。 但獎懲這種事情,若沒有合適的理由,那絕不會讓所有人滿意。 這就導致很重要的一點,李世民認為自己非常公平的判決,在外人眼中卻不過如此。 試問,這委屈誰他娘受得了? 所以, 當李承乾說出‘獎勤罰懶’四個字后,李世民驚了。 不過心理雖掀起滔天巨浪,但表面上還是維持住了平穩,淡淡道:“這些朕當然知道,倒是你能想明白這一點還是挺不錯的。” 言罷,李世民連忙低頭繼續處理奏本。 若時間久了,繃不住。 至于老劉......他跪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