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甘露殿中。 面對李世民略帶迷茫的眼神,李承乾顯然是裝上了。 他先是道出了大唐與吐蕃兩國最關鍵的原因,那就是貧與福。 吐蕃很窮,這個窮不僅僅是物質層面,還有精神層面。 在他們看來,合理的掠奪本就是十分正常的手段,不會有任何負罪感或是害怕流言蜚語的可能性。 至于什么是合理? 沒吃的了搶,沒穿的了也搶,這就很合理。 “那么阿耶,面對這樣的種族,講道理肯定是沒用的對嗎?”李承乾發出第一問。 李世民點頭,正色道:“這是自然,除非吐蕃與大唐相距不大,否則掠奪不止?!? 李承乾鼓掌認同,接著道出了大唐與吐蕃兩國最核心的問題,那就是攻守平衡。 雖說攻守平衡不代表實力平衡,但怎么說也是平衡的一種,這就意味著雙方都沒有手段完全制裁對方。 一旦面對這種情況時,那么選擇交惡與交好,就變得十分重要。 交惡:大唐打不上青藏高原,也完全沒辦法包圍青藏高原,能做的除了在邊關重兵鎮守以外,頂天了也只能派遣小部隊狙擊平原上的吐蕃人。 吐蕃則完全可以在大唐派兵之時往高原上一縮,反正唐軍總不可能一輩子待著不動啊,可如果唐軍撤退,他們立即就可以下高原對邊關進行掠奪,或是選擇侵擾襲擊絲綢之路。 交好:在雙方生產力與科技完全不對等的時候,必定是大唐吃虧吐蕃得利,這也就是真正的光腳不怕穿鞋的。 “你說得很對?!? 李世民揚了揚眉,不解道:“正是因為大唐現在無法制裁吐蕃,所以才更不能送他們如此多的金銀財寶讓他們發展壯大啊?!? 李承乾笑了,搖頭道:“小了,格局小了,孩兒這是在為他們穿鞋罷了?!? 李世民撇著嘴,一臉不信的樣子。 “阿耶不信?” 李承乾輕笑一聲,豎起手指道:“只要阿耶不搗亂,孩兒可擔保此事必成。” “此事必成?什么事,滅了吐蕃嗎?”李世民嗤笑道。 李承乾點頭,毫不猶豫道:“當然?!? “哈,就憑你?”李世民想起方才與宰輔們的商議,極為不屑道:“一百年?三百年?五百年?” 李承乾擺擺手,道:“大可不必這么久,一年內見成效,三年內吐蕃必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