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時間引信?有什么用?” 紀亭有些疑惑,沐陽拿著實物向他解釋一邊,他立刻就明白了。 “難道說是提前算好敵人的距離,然后設定時間?炮彈飛到一定高度就爆炸?從而達到殺傷效果?”紀亭如此猜測道。 “沒錯!” 沐陽有些激動,果然是東北大學出來的高材生,不愧是文化人,一點就通。 “原來如此……”吳慶和其他炮排同志緩過神來,才漸漸搞懂這引信是如何工作的。 “至于這些,就是普通引信了,也就是觸發引信,炮彈碰到硬物,就會爆炸。”沐陽繼續翻找,不過剩下的也就那些,沒有其他種類的引信了。 “研究出來,有什么用嗎?” 紀亭是個務實派,見沐陽那么高興,以為這引信有大用處,可思來想去,卻沒想到有什么具體使用場景。 “當然有……就……” 沐陽漸漸冷靜下來,眉頭一時皺起一時松開,良久才開口: “現在確實沒有,可等火藥研制出來,我們就能做槍榴彈,那才是打游擊的大殺器!” 是的,就是槍榴彈,口徑約等于擲彈筒的小型榴彈。 把榴彈發射器插在槍口處,然后繼續在發射器前安裝槍榴彈,這樣就能將槍榴彈發射出去。 對于外國佬而言,他們基本上不使用槍榴彈和擲彈筒這種小玩意,也就德國和日本會使用擲彈筒。也正因為如此,太平洋戰爭上霉軍面對日軍擲彈筒會非常頭疼。 八路軍不管是游擊隊也好,主力部隊也好,每次與敵人密接作戰,雙方相距距離不會超過200米、也不會小于100米,超過的話游擊效率會大大減小。 遠了,戰士們打不中敵人,敵人槍法準能擊中自己。 近了,敵人完全可以短兵進攻,戰士們傷亡可能會更大。 擲彈筒的有效射程500米,最遠可以打700米,顯然一般游擊隊用不上這么遠射程的武器,所以就需要一種能夠填補手榴彈投擲射程外的武器。 槍榴彈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而且研制槍榴彈,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積累技術經驗。 要徹底解決重火力問題,沐陽并不打算使用傳說中的“飛雷炮”,也就是沒良心炮,因為那種大炮技術量其實并不高,缺的是反復實驗和良好的炮管,射程還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