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史可法來投-《假太子逆襲南明》
第(3/3)頁
史可法拱手道:“在下以為,若是朝廷政令難出京城,時局已是十分混亂,這東川一帶,太子殿下當可自主。”
王明端著的茶水,頓是停在半空中。
史可法的聲音,卻猶在繼續:“在下認為,太子不妨趁此機會,自立為監國,以全然統領東川,乃至整個四川,然后以此為基業,重振國邦,中興大明,當是可行之策。”
聽了史可法的話,王明眉頭微斂,不覺陷入沉思。
他知道,在明末之時,弘光朝廷覆滅之后,在浙江的魯王朱以海,就曾當過所謂的監國。
福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后,曾命朱以海駐守臺州。順治二年清軍攻破南京,錢肅樂、張煌言等起兵浙東,鄭遵謙、張國維等迎朱以海于紹興,在眾人的擁戴下,朱以海正式出任監國。
只不過,朱以海就任監國后不久就遇到了來自宗室內部的難題,早在他當監國前,唐王朱聿鍵就已經在福州稱帝,即隆武帝。得知這一消息后,朱以海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就皇室親疏而言,他和朱聿鍵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代,同朱由檢的關系相距甚遠;從擁立時間上來看,朱聿鍵略早于他,而且已經稱帝;就統治地域來看,朱聿鍵得到了除浙東以外各地南明地方勢力的認可,而他只限于浙東一隅之地。
所以,很快朱聿鍵派使者來紹興,要求朱以海退位歸藩。因朝臣中有不少人主張承認朱聿鍵的地位,朱以海不得已之下宣布退位歸藩,并返回臺州。
然而,在張國維和熊汝霖等人的堅持下,紹興政權最終決定拒絕接受隆武帝的詔書,重新迎回朱以海。朱以海既自外于隆武朝廷,遂不惜以高官厚爵收買支持者,流風所及,官職紊濫。
再后來,隆武帝朱聿鍵被清軍殺害之后,一些不愿意投降清廷的文武官員,遂改奉魯監國朱以海為正統,張名振不失時機地提出了“隆中對”,他向朱以海完整地闡述了先三分天下,建基立國,再收復江南和一統天下的戰略方針。
雖然這項計劃最終失敗,而魯以海這個監國,亦最終極不甘心地病死于金門,但這真實歷史上的魯以海這般經歷,卻亦令王明回想起來,心下為之戚然。
但是,魯以海成為監國不能成功,而自己若當監國,當是可比此人干得更好。
因為,自已與朱以海最大的不同,便是不象他一樣,只是一個被虛名供奉的監國,而是在手中,真真實實地掌握了一支強大的軍隊。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西县|
上高县|
南开区|
茌平县|
新河县|
双桥区|
泽库县|
托克托县|
舞阳县|
桑日县|
黄梅县|
米林县|
油尖旺区|
六安市|
揭西县|
仙居县|
甘肃省|
上虞市|
辽源市|
临洮县|
南丰县|
兴隆县|
佳木斯市|
镇江市|
荃湾区|
长沙市|
南溪县|
天镇县|
株洲市|
普兰店市|
鸡东县|
无极县|
张家界市|
友谊县|
潜江市|
紫金县|
七台河市|
南华县|
遂平县|
弥渡县|
湖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