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何不可往!”朱聿鍵一臉猙獰:“我軍前段時間,已有不少兵馬,由平國公率部前往湖廣南部,去與南下的清虜相爭。現(xiàn)在清軍止步于長沙、常德等地,我軍沒有了北面的壓力,正好抽兵西進,往攻東川,滅掉那擅自登基的假冒太子!” 朱聿鍵此話語氣狠厲,令黃道周一時語噎。 “陛下,出兵東川,去跟那東川太子交手,此事關(guān)系重大,萬萬不可輕易決斷啊!” 就在這時,又有一個蒼老的聲音,從朝堂一側(cè)傳來。 眾人循聲望去,見是吏部尚書兼右僉都御史張肯堂,從朝班中顫巍巍地走了出來。 此人年紀雖大,但與黃道周一樣,乃是當日力扶隆武皇帝登基的重臣,故頗受朱聿鍵看重,在朝中十分有人望。眾人見張肯堂從朝班中走出,原本喧雜的環(huán)境,瞬間變得一片寂靜。 朱聿鍵一臉怒色地盯著他,悶悶道:“張尚書,你卻是有何話語,要來對朕說么?” 張肯堂苦笑道:“唉,微臣老矣,思慮漸鈍,這國家大事,本不該隨意多舌。但陛下要強要興兵,往攻東川,微臣只怕陛下此舉,非但不能如愿滅掉太子部眾,反而會被清虜乘虛而入,后路有頻顧之憂啊。甚至最終的結(jié)果,只會是鶴蚌相爭,漁人得利,豈不會要痛悔莫及?” “你……”朱聿鍵聽得此話,不由得頓是一滯。 不過,他心中卻也明白,張肯堂在朝堂上說這番話,確是多有為其考慮之良苦用心。 畢竟,若自己真的一怒之下,往攻東川,戰(zhàn)事遷延不利,那可以肯定的是,現(xiàn)在雖然按兵不動的清虜,必定不會一直坐視不動,極可能立即揮兵南下,掩襲已部之后,這樣一來,自己這賴以維系的福建與廣東之地,可就岌岌可危了。 朱聿鍵長長一嘆,一臉的苦痛與不甘,他喃喃言道:“古人云,天無二日,民無二君。朕這個大明皇帝,難道真的可以就這樣,坐視叛逆而不顧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