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蕭琦得知這個消息很是無語了一陣,人心這玩意還真是不好琢磨啊! 待得這五百人把各自屬下全都教會了,蕭琦最早傳授的那幾招刀法之后,蕭琦也來到了驍勇軍,他來這里是傳授棹刀術和棹刀陣。 雖然現在全軍加起來才一千五百來匹戰馬,除了分給其他軍中每軍幾十匹,剩下的全都留在了驍勇軍。 現在的驍勇軍已經是集原來的斥候營、棹刀營于一體的軍隊。 蕭琦把他們分成了兩部分,張建功任副統制主要負責斥候營,宋朝的編制步軍五百人為一營,馬軍四百人為一營。 但是蕭琦這里只有棹刀營分成兩營,每營四百人。 斥候營蕭琦可是沒有管那些配置,剩下的近五百匹戰馬全都給了斥候營,并且規定斥候探查目標超出百里以上,出去的斥候一律一人雙馬。 這是為了防止斥候去對方軍營偵查,被人發現后被追殺的時候馬力不足被人追上殺死。 正是蕭琦的這個軍令,使得斥候營偵查敵營的斥候損失大減,甚至有幾次后面的追兵戰馬跑累了之后,被他們的斥候反殺了,不僅沒有什么損失,還繳獲了幾十匹戰馬回來。 這讓蕭琦常勝營中的聲望日漸高漲,這些軍士都對蕭琦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樣的官長,竟然連斥候在最前沿可能遇到的情況都想到了,又是傳授威力無雙的刀法,又是體恤下屬給長途偵查的斥候配雙馬。 不管是那些老**還是新兵,都對自己這個武能單馬沖陣,文能料敵千里之外的官長佩服的很,都慶幸自己跟了一個好官長。 一時間整座興化城從城內到城外,全都是專注操練的各營軍馬,因為知道自己的斥候簡直無敵所有金軍的斥候。 所以他們各營的官長,也都非常放心的敢于帶領各自的軍營放心的操練。 沒了擔心被北邊楚州金兵偷襲的后顧之憂,這些新兵很快就被訓練成了一支達到能夠出戰的合格軍隊。 不過這些經過兩次血戰的老兵,怎么會只做到這些就滿足。 他們各營之間經常拿著槍桿,或者刀桿進行模擬廝殺,以求這些新兵能早日明白戰場上應該怎么做。 雖然這些營之間每這么演練一回,總是會有幾個受傷修養幾天,大部分人都鼻青臉腫,不過那些個營的官長告訴他們,這時候吃些苦就能戰場上保住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