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眘還是更加關(guān)心他們老趙家的基業(yè),詢問蕭琦可有什么好的建議應(yīng)對,能使大宋免于被滅的命運。 蕭琦思索了一會兒,他記得蒙古開始攻打南宋的時候,也和以前那些草原部族一樣,面對漢人依靠堅固的城墻,使得他們沒了騎射的優(yōu)勢,總是無功而返。 轉(zhuǎn)折就是他們在西侵之后,也就是被歐洲稱作‘上帝之鞭’的西征,蒙古人使用從早已征服的波斯色目人,也就是西域***得到的火炮。 這種被蒙古人成為‘回回炮’的火器,使得他們在西征的時候受益很大。 忽必烈攻打南宋一直遇阻,曾經(jīng)想過放棄征服南宋,不過在聽取了手下的建議,向伊利汗國王征調(diào)炮手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二人。 令其改進實驗出了新的,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回回炮之后,戰(zhàn)局出現(xiàn)了一邊倒的變化,堅固的城墻再也沒了以往的優(yōu)勢,蒙古人一路勢如破竹,沒過多久南宋就亡國了。 想到這里,蕭琦向二皇提出了兩個建議。 一個就是發(fā)展火器,研制更好的火槍和火炮。 北宋的時候,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用竹子做成的火槍,但是威力不大還容易炸傷士兵。 火炮還沒有什么進展,因為當時的冶煉技術(shù)太差,還不能造出可以曾受那么大膛壓的炮管來。 蕭琦能想到的就是在明朝,被廣泛應(yīng)用的被稱作紅衣大炮的銅炮。 當然那玩意造一個需要的銅太多了,必須先要開采提煉銅礦再說。 第二個建議就是想辦法在自己的國土上,找出合適的地方建個馬場,然后竭盡全力的從西夏蒙古還有吐蕃買馬進行繁殖培育。 蕭琦可是非常清楚地記得,蒙古人剛開始時受困于他們的馬耐力并不持久,后來是把他們的蒙古馬和吐蕃的高原馬進行了雜交培育,才得到了耐力絕佳的新品種蒙古馬。 他決定這件事情,自己要先做,弄出馬場先培育出耐力更好的戰(zhàn)馬,建立起漢人無與倫比的騎兵,再加上大炮,到時候真正的‘上帝之鞭’就會是漢族大宋! 宋朝多火藥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趙構(gòu)明顯有些猶豫,覺得那些東西應(yīng)該由皇室掌控,流落出去會使得他們老趙家的屁股不再穩(wěn)當。 蕭琦也知道這點,可是這玩意確實是把雙刃劍,玩不好就能傷到自己。 他只好對二皇說道:“二位圣上,那火藥的配方只能瞞住那些普通百姓。 對于其他國家根本瞞不住,與其被別的國家用來試制出更犀利的東西來打我們。 不如我們先試制出好東西打他們,至于如何決定還請二位圣上決斷。” 蕭琦沒再多說什么,就算這倆人最后不放那玩意,自己也知道更好的火藥配方,到時候自己弄就是了,如果你老趙家敢說治罪的事情,老子就直接不跟你玩了。 趙眘看著趙構(gòu)不想放火藥出去,他自己也擔心這么犀利的玩意,落到心有二心的人手中會動搖他們老趙家的江山。 “蕭將軍,此事不是朕與父皇小心,實在是茲事體大啊,弄不好會出大亂子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