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堵著這些金兵一通砍殺,開始這些金人為了逃命,還組織了幾次沖鋒,但是等到宋軍步卒從城中殺過來之后,他們就崩潰了。 隨著極少數不愿投降的被殺光,其他的金軍全都扔掉兵器跪地投降。 這次北伐蕭琦專門告訴這些部將,那些投降的金兵不能再隨便殺了。 因為再殺俘會讓其他的金兵死戰不降,到時候攻城略地就會變得非常困難,所以這次只要那些降卒不再反抗就不許在隨便殺俘。 當然為了以后他們不會對留下看押他們的軍卒構成威脅,把他們全都捆成一串是必須的。 怎么安置這些戰俘蕭琦早就有了決定,宋朝目前有三個重要的大礦需要開采。 這些戰俘可是好勞力,到時候只要給他們制定下為大宋挖礦多久,或者挖出多少礦石就能獲得自由就行了。 蕭琦不擔心他們回去之后接著參加金軍,反過來繼續和宋人打仗。 不說他們從礦山出來后,還能不能打仗,那時候金國是不是還繼續存在都還兩說。 他覺得或許因為自己這次北伐,改變了歷史車輪的走向,金國會很快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這次兵分兩路的北伐,林正和馬守城統領的右路軍進展非常順利,一路攻城掠地向北推進的很快。 可是蕭琦做帶領的走通濟渠的左路軍,就不行了,推進的很是緩慢。 這也讓后知后覺的蕭琦非常尷尬。 倒不是他帶領的這一半人遇到了金人強有力的抵抗,那些金軍依然是跟他的常勝營一觸即潰,根本擋不住蕭琦前進的腳步。 阻擋他快速推進的,就是他選擇的這條通濟渠。 就在蕭琦領著四千騎軍,正在前面驅趕金人軍隊進入大城中躲避的時候,后面有斥候追上來,向他報告了個讓他沮喪的消息。 原來通濟渠現在河中淤泥阻塞嚴重,很多時候船上的人或貨物需要下船,岸上的人拉纖把空船拖過去。 那些貨物,也得從岸上拉過阻塞的河道,來到可以同行的河道中重新裝船再走,行進非常緩慢。 這個時候蕭琦才零星想起一些前世看到的歷史知識。 原來在宋高祖趙構那老犢子向南逃跑的時候,為了阻擋金兵繼續南侵。 命令東京留守使杜充挖開黃河大堤,讓黃河水沿汴河向東南沖過來。 可是這次人為的決口并沒能阻止住金人的南進,卻使汴河長期流淌著黃河水,泥沙逐年沉積,河床越來越高。 加上這里成了金兵的地盤,金國人并沒有利用汴水從南方搞漕運的需求,因此也就不加治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