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然這些都是軍需,朝廷要用軍費買的,不然張秀可不會白給。 第二天早上,眾人吃了一頓豐盛的馬肉宴,各自按照分工開始干活。 蕭琦閑著沒事,想起答應烏林苔的棺槨,從軍中要了一把伐樹的大斧,找了幾個懂木匠的跟著。 木材都是現成的,金人把土丘上所有的大小樹木都砍了,做成滾木用,那土坡下面就有不少粗大的樹干。 蕭琦也顧不得什么木材干不干,直接找出幾個適合做棺槨的粗大樹干,用斧子開始劈砍削制。 在幾名懂木匠的軍兵幫助下,只是大半天的功夫,蕭琦就給烏林苔做出了一個巨大的棺槨,這棺槨是蕭琦用了三根粗大的樹干才做成的。 找了一塊破布,沾著水親自將烏林苔的面容鎧甲擦拭干凈,放入棺中蓋上蓋子。 命人拉來一輛繳獲金人的大車,找到烏林苔的那匹戰馬套上,因為棺槨的木材濕重,找了十來個軍兵才用繩索木杠將棺槨弄上車。 吃晚飯的時候,常勝營戰死和重傷的軍兵都已經被送走,烏林苔所部兩萬人則都已被掩埋。 讓蕭琦氣悶的是,手下這幫**居然拿著他昨天晚上說的話柄,把十里外蒲古里和他所率領的那兩萬金軍堆成了京觀! 居然振振有詞的說因為這兩萬人太辣雞,連帶一萬騎軍在內不到一個時辰就死的死降的降,只配做京觀。 蕭琦知道這些軍兵不能要求太苛刻,好在這幫混蛋聽蕭琦說過,京觀不得在人口稠密的地方立,不得靠近水源。 雖然這幫家伙故意忘記了天熱不立的條款,但是他們竟然不辭辛苦的,把這些尸體用大車拉到距通濟渠二十里外的荒地上堆的京觀。 為此蕭琦倒是沒有責怪他們,只是告誡他們石灰和土必須弄厚些,不然以后會生瘟疫。 再次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蕭琦帶著三萬來人拉著烏林苔的棺槨,拔營朝著洛陽進發。 剩下不到一萬的軍兵一半人驅趕那些金人俘虜清理河道,另外一半人負責河道上的來往運輸。 好在蕭琦之前把所過之處的金人勢力掃蕩的干干凈凈,根本就沒有出現過補給船遇襲的事情,后方非常平穩。 此時皇帝趙眘派來的一些官員,也都帶著守將和軍卒接管了那些后方的州縣,全力穩定蕭琦的補給線,倒是省了常勝營不少的事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