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過不了多久,黃河會再次改道,回歸原來的河道。 要說宋朝一直占據著糧產豐富的南方領土,卻被遼和金一直吃的死死的,這黃河的幾次大改道也是原因之一。 話說這宋朝建都開封,就在黃河邊上,而這宋朝老趙家的幾個皇帝,出了不少作死小能手。 從北宋澶州橫隴決口(1034年)開始,到魏縣第六埽決口(1060年),這短短二十幾年黃河就六次大決口改道。 宋仁宗時期黃河第一次改道,致使數千公頃兩天成了沼澤,原本北方的駐軍從十萬銳減到兩萬三千來人。 仁宗死后,他的孫子神宗繼續在作死的路上一路狂奔,喊著讓黃河回歸故道的口號跟黃河蹦跶。 結果黃河再次決堤,這次黃河直接沖入淮河流域,河南、江蘇、山東大部分地區都被黃河淹沒。 毀壞了太多良田,眾多百姓流離失所,大家熟知的蘇軾就差點在那次的洪水中被淹死。 所以才有了那句“汝以有限之材,興必不可成之役”。意思就是罵宋神宗:你個傻叉!沒那金剛鉆,就別攬那瓷器活! 宋神宗吃了這次大虧。明白了人力無法跟天力抗衡,也就不再跑黃河邊挑釁尬舞。 結果他死了之后,他的兒子宋哲宗表示不服,要跟黃河死磕,結果黃河再次決口。 經過這么多次黃河決口改道,沖毀的良田無數,毀掉了北宋軍士重地河北,其他山東、河南、江蘇等黃河以南的大片良田被破壞,百姓逃離。 到了宋徽宗接位的時候,在北邊穩定游牧部族邊境的宋軍,只剩下五千六百人,你想北宋不亡還有天理么? 大家再想想,從趙構把皇位還給趙匡胤的后代趙眘之后,南宋百姓后來過得不錯,而且金朝滅亡了,還跟蒙古硬拼了五十年才亡國。 不難得出結論,趙匡胤的后代大腦發育正常,趙光義那一支腦子發育好像都不太完美。 不過趙光義雖然搶了自己哥哥那一支的皇位,但是報應也是慘烈的。 靖康之恥所有的皇室都被虜去,這里的皇室指的自然是趙光義的后代,唯一活下來的趙構又在唯一兒子三歲死了之后,無法再生育。 所謂皇權回歸趙匡胤的后人,說是先祖托夢,其實狗屁不是,就是他們那支已經死絕了,木得辦法! 書歸正傳,林正跟馬守城打掃完戰場,立馬將俘虜帶到看押地點留下幾千步卒看押。 兩人再次起兵,渡過黃河來到黃河北岸,向北再次開啟了玩了許久的閃電戰。 因為黃河以北的兵力,已經被完顏雍這次倉促的圣旨抽調一空,加上渡河失敗一下子被滅了三分之二四萬多人。 黃河北岸的各個府縣兵力空虛,林、馬二人現在又配合無間,一時間兩人帶領兵馬,摧枯拉朽一般在三天里奪下了黃河北岸四個重要的府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