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常年的戰無不勝,使得常勝營從上到下,無論將官還是軍兵,多少都會有一些嬌兵的意思。 這玩意是不可避免的,每次對陣都橫掃對手,就算是圣人心中也少不了暗自得意吧。 雖然蕭琦給常勝營制定的軍規很嚴格,這些兵將執行的也很徹底,但是一旦內心有了驕傲的情緒,未免就會有些自大。 秦屠跟馬守城兩人就碰到了這樣的問題。 倒不是兩人因為總打勝仗,驕傲的沒邊出了問題,他們也是按照慣例四處派人查看,只不過無論是他倆還是下面的軍兵,都沒有太過仔細。 因為這里四周都是草原,或是一些無人的山谷,那些斥候倒是都查看過并沒有什么發現。 這里是草原啊,常勝營的軍兵對這里的地里環境不熟悉。 再加上有些小路,即便是去年有游牧部族大規模的遷徙通過,但是經過幾場雪水或雨水的沖刷,地上的車轍基本看不出來了。 第二年春天新草長出來,四周哪里都一樣,這些不熟悉草原情況的斥候根本就發現不了哪里曾經是牧民遷徙的道路。 他們只能順著那些不愿意歸順大宋,遷徙走的各個部落的車轍出去四處偵查。 在宋軍看來,這四周都是草原,根本就探查不出什么地方是道路,也可以說哪里都是道路。 但是常年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來回遷徙放牧的牧民卻非常了解。 他們送祖輩流傳下來的經驗,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拉著沉重的大車走什么樣的道路合適,騎馬走什么樣的道路合適。 哪條路雖然不好走,但是近了很多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這些事情那些各部族,都很清楚。 作為初來乍到的常勝營的軍兵,那是一點都不了解。 雖然斥候營沒有一點偷懶,依然四處把軍營周圍百里方圓探查的非常清楚,可是那里是牧民口口相傳的可以繞近路的小道,他們并不知道。 因為不愿意留下作為宋人而遷走的下部落有幾十個,他們的部落人數從幾百人到一兩千人不等。 這些部落被通知,愿意留下做宋人的可以留下,不愿意留下做宋人的必須離開這里。 這些牧民現在根本就沒有國家概念,他們一直就是強大的部族統制弱小的部族,對于成為宋人倒是無所謂,因為他們說不定明年就遷徙走,離開這片地區不是宋人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