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蕭琦在之前就考慮到了,在安南作戰會遇到一系列的難題。 真到了這里,蕭琦才知道這里的情況比自己預想的還要困難。 雖然考慮到了這里潮濕多雨,來之前就為炸藥、引信、手雷等怕濕怕潮的東西弄了油紙包裹,用以防潮。 可是到了這里的另外一個困難,讓蕭琦很是無語。 這里的道路狹窄不說,三天兩頭的下雨更使得這里的道路非常泥濘難行,單純步軍馬軍行軍還不受太大影響。 但是火神軍的行軍就非常困難了,那些拉著拋石機跟火炮的大車,總是陷入泥濘中無法快速前行,每架大車除了前面的牲口拉,還需要四五名士兵在后面推才能緩慢行進。 為了加快火神軍的行軍速度,蕭琦不得不將之前拉車的騾馬換成了當地的水牛,而且每輛大車都用兩頭水牛拉才算加快了些火神軍的行軍速度。 最后蕭琦只好將火神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拋石機和火炮拉回港口重新上船,由運輸船將這些火神軍用船送到要攻打的大城附近的港口登岸,再從陸路趕往要攻打的大城。 那些需要攻打安南西部地區的火神軍,只能每架大車兩頭水牛,多配備一些步軍幫助他們趕路。 因為火神軍趕路太慢,蕭琦只得下令驍勇軍騎軍,先行在前面四處追殺安南軍隊。 誰知道常勝營雖然遇到了這樣的困難,反而無意中成為了大規模消滅安南軍隊的契機。 原來那些安南軍隊跟驍勇軍接戰了幾次,每次都被殺的人頭滾滾,這些人非常懼怕驍勇軍,只要聽說宋軍的騎軍要來了,全都跑進附近的大城中躲避。 這些安南人很清楚,在野外兩條腿根本就沒辦法逃出四條腿的追殺,只有躲在有著高大城墻的城中,才是真正的防御宋人騎軍的有效辦法。 就算那些將他們殺的聞風喪膽的大宋騎軍,攻城的時候總不能騎著馬上城墻吧。 驍勇軍的騎軍在外面四處追殺安南軍隊,不過一旦那些安南人進了城,他們也就不再理會,只是在四周巡弋搜尋城外的安南軍兵,從來不攻城。 這讓那些逃入城中的安南軍隊大喜,覺得這宋人也就馬戰厲害,他們根本就不敢騎馬登城跟自己進行攻城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