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知道常勝營已經拿到了不少參與此事官員的名單,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名單上鎮北王屬地的官員已經全都被抓,淮河以南的官員還都活蹦亂跳呢,這情況張秀怎么能容忍。 既然自己男人已經下令,淮河北方沿岸早已集結了常勝營的大軍,想到永嘉這個整天羨慕自己曾經領兵的妹妹。 張秀直接下令,按照蕭琦原來的部署,淮河北岸集結的十萬常勝營軍兵,全都由永嘉帶領著渡過淮河南下。 為此張秀還把永嘉叫到自己房中密談了一晚。 張秀告訴永嘉,因為淮河以南不是鎮北王的封地,只有她這個皇帝的親閨女帶兵前去抓人,才能讓那些儒生沒有造謠常勝營作亂的借口。 百姓肯定都是支持常勝營的,民心方面不用擔心,至于手下這些部將,自己家男人之前就給他們下過了軍令,你只要做名義上的統帥就行。 當然你若是覺得哪里不對想要做出改變,你下的軍令那些領兵的將領也不敢不聽,但是切記下令前和那些重要將領商議一下。 永嘉現在那是對張秀的話言聽計從,認真記下了張秀交代的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之后。 第二天永嘉帶領十萬常勝營大軍,抱著張秀給的那根令人聞風喪膽的拐棍,渡過淮河直奔江南而來。 這十萬常勝營軍兵,依然按照蕭琦之前的部署,一萬人為一軍,分為十軍直撲當初鬧得最厲害的十個州府而去。 如今的常勝營兵強馬壯,早已不是當年只有領軍將領才有戰馬的時候。 這十支萬人軍隊,每軍都由五千騎軍和五千步軍組成。 當然,這次只是打著平亂的旗號,沒有帶火炮拋石機等重武器,全都輕裝前行。 因為蕭琦為提高常勝營行軍速度做了很多工作,加上整個常勝營后勤都為這十萬人服務。 這些軍兵除了每萬人中的五千騎軍,剩下的五千步軍平均每十人乘坐一輛四輪馬車,行軍速度那叫一個快! 蕭琦也沒有想到,他日思夜想的閃電戰,第一次出現卻是用在了大宋內部。 當臨安城中的百官和皇帝趙眘,得知常勝營突然有十萬軍兵南下,全都驚出了一身冷汗,不過知道領軍南下的居然是公主永嘉的時候,全都哭笑不得。 這能說什么? 那可是當今皇帝的親閨女! 雖然以前朝廷一直瞞著,后來大宋越來越強,朝廷雖然覺得丟人沒有明說,但也不再隱瞞,現在大家都知道永嘉是趙眘的親閨女。 趙眘和百官知道領軍的是永嘉之后,都長出了一口氣,這位公主平時是個乖寶寶,也就上次被張秀帶著在大殿上揍人瘋了一次,應該不會干什么太出格的事情。 可是接下來幾天傳來的消息,把滿朝文武連帶趙眘都給嚇了一跳。 這十萬人速度太快了,從得到永嘉領著常勝營十萬大軍,分成十部南下之后的第二天開始,就陸續傳來有州府的官員和大批儒生被抄家砍頭的奏報。 這天趙眘正在早朝,大臣們都在請奏皇帝是不是給永嘉公主下道圣旨,讓她不要殺的那么狠,這玩意意思意思就完了,不要把百姓嚇著了。 大家正在紛紛奏請皇帝下旨呢,突然傳來奏報說永嘉公主有奏書送來。 結果趙眘讓中官一念,好么,這才三四天,這十部軍兵已經跑了大半個江南,砍了二十多個九品到從五品官員的腦袋,殺了幾百挑頭鬧事儒生的人頭。 最讓點殿上文武百官害怕的,是永嘉在奏書最后附上了審訊那些官員,得到的所有官員的名單。 而且這丫頭直接喊話他爹:京城臨安的名單我給你了,要是你不好意思殺,等我把外面的殺完我自己去動手殺。 最后這丫頭來了一句嚇死人的:女兒每經一地都詳細問過當地百姓,如果儒家和鎮北王只留一個,他們希望留哪個,百姓在得知不能共存后,都選擇留鎮北王。 這一句簡直就是晴天霹靂啊! 滿朝文武誰都沒想到,他們一直以為鎮北王蕭琦和大王妃張秀都是狠人。 誰成想真正的狠人,竟然是這個大家一直認為弱不禁風的小公主! 永嘉的奏書被中官念完,大殿上變得落針可聞,再也沒人提請皇帝下旨命永嘉不要再殺人的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