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工匠們的不斷努力,織布機逐漸被改良,在運行中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少。 蕭琦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蒸汽動力系統和織布機之類的機械系統,會越來越完善,現在的織布機已經是目前能做到的最好的了。 于是蕭琦畫出了最新型的織布機圖紙,并且將其命名為大宋興盛一號。 與此同時他下令大宋鑄造局,分出大部分高級鐵匠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取名大宋機械制造廠。 至此蕭琦實現工業時代的藍圖正式展開。 趙眘對于蕭琦在鑄造局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無條件支持的,很快同意成立大宋機械制造廠的圣旨就到達了大宋鑄造局,并且全權交由蕭琦去做。 接到圣旨之后,蕭琦馬上開始進行建廠選址工作。 他非常明白,這個大宋機械制造廠將會是,集如今大宋最高工業水平于一身的存在。 這個機械制造廠,將會是整個大宋最好的煉鋼、機械設計、最好的機械工人的集中地,將會成為這個世上科技水平金字塔的塔尖。 出于方便運輸和取水的要求,蕭琦將這個大宋機械制造廠建在了水陸交通都很方便的平江府(也就是現在的蘇州)。 這樣不但原材料運輸方便,機械廠生產出來的那些笨重的機械設備,也方便運輸出去。 當然,如今的運輸能力和裝卸能力都還很原始,那些機械產品還需要以零部件的方式進行運輸,到了地方再由技術人員組裝起來才行。 對于這些蕭琦也知道急不得,需要一步一步的來,想一口就吃成個胖子人,都是會被噎死的。 既然這個大宋機械制造廠,是當今世上最尖端科技的存在,那么安全問題就非常重要。 為此蕭琦給這個機械制造廠制定了嚴格的保密條令,并且派駐了一支萬人的常勝營軍隊,接替了平江府地方治安軍的工作。 并且將軍營安置在大宋機械制造廠的外圍,而且每天二十四小時在廠區外圍巡邏。 這架勢直接把平江刺史嚇壞了,任誰突然自己手下的軍兵被調走,來了一支戰力強大卻又人數眾多的其他軍隊,任何地方長官都會被嚇壞。 這位蘇州刺史非常清楚,常勝營不可能聽他的,所以識相的給趙眘上書,說因為平江府已經成為朝廷非常重要的地方。 為了能使地方官員與常勝營良好溝通,希望朝廷將他調往別處,任命一位跟常勝營軍兵熟悉的官員來平江府做刺史。 趙眘得到這人的奏報,一問才知道蕭琦竟然在他選址建立大宋機械制造廠的平江府,才搞出這么大的動靜。 不過趙眘也明白原來的平江刺史擔心什么,常勝營一直以來都兇名在外。 這幫家伙除了被軍令嚴格要求不許招惹百姓,對于他們與官員發生沖突,鎮北王蕭琦從來就不怎么約束,更不要說有什么嚴厲處罰了。 這也是當今大宋的一個奇觀,就是那些文官在其他任何一支大宋軍隊面前,都能指手畫腳耀武揚威,但是碰上常勝營一個比一個躲的快。 皇帝趙眘馬上將原來的平江刺史調任別處,至于新的平江刺史,直接交給蕭琦去任命他覺得合適的人好了。 蕭琦這時候根本沒工夫理會朝堂上大臣們的議論,一門心思的在平江府親自監督大宋機械制造廠的興建。 朝中大臣都不知道這個大宋機械制造廠是怎么回事,得知又是蕭琦弄出來的之后,這些大臣們都私下里議論,這鎮北王又要搞什么大事情。 這些大臣根本對機械制造廠是干什么的一點不清楚,這些人雖然疑惑,但是卻沒有人跳出來反對。 對于趙眘不跟他們商量,就直接下旨把建設大宋機械制造廠交給鎮北王的事情,也都裝作不知道只字不提。 他們一個比一個清楚,這些年蕭琦在大宋鑄造局搞出來的玩意,一個比一個嚇人,別說以前沒見過,想都沒有人想到過。 而且鎮北王這個人,一心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爭權不奪利,但誰要是敢干擾他正在做的事情,那蕭琦絕對會一巴掌拍死他。 對于朝中大臣們的反應,蕭琦根本沒工夫去管,他現在正在忙著規劃平江新城。 這個大宋機械制造廠建設好之后,兩三年之內就會聚集大量的工匠和學徒前來工作。 想想前世那些工業城市,哪一個不是段時間里就急速發展,使得當地圍繞著龍頭企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圈。 對于眼前這座平江城,蕭琦覺得還是太小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