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些得到貴賓卡的大臣,覺得這玩意是鎮北王送的,都打算留著吹牛呢,都還不愿意出售。 一時間,那些重量不到二兩的銀質貴賓卡,就被這些商人炒到了高達三百兩銀子的高價。 還別說,真有人忍不住誘惑,將貴賓卡賣給了那些商人。 不過沒過多久那些先賣掉貴賓卡的人,就后悔的腸子都青了。 因為隨著明白過來的商人越來越多,沒過多久這些貴賓卡就被炒到了五百兩銀子以上。 這讓那些三百兩銀子賣掉卡片的官員,氣得捶胸頓足,后悔不跌。 更后悔的是那些沒去的朝中大臣,這些人紛紛上書皇帝,說鎮北王蕭琦厚此薄彼,為什么同是大宋官員,別人有他們卻沒有。 不過蕭琦得知這個情況之后,只是輕飄飄的來了一句,那是給陪皇帝出行的那些大臣的福利,你們沒有那是因為你們沒有伴君左右,活該你沒有! 這個回答把那些大臣差點沒噎死,但他們還真不敢再多說什么,人家就差說是給忠臣的了。 如果再廢話,那鎮北王真把這話說出來,那些把蕭琦當神靈膜拜的百姓,還不得天天跑他們這些人家門口罵奸臣啊! 與這些沉寂下來的大臣不同,那些大宋各大商行的東家,全都敏銳的發覺了鐵路絕對是個能給他們帶來運輸便利的神器。 各大商行開始追逐那些得到銀質貴賓卡的官員,希望能夠從他們手中買到一張貴賓卡。 但是世事就是這么奇怪,越是被人追捧的東西,越是被人惜售,那些銀質貴賓卡都已經被炒到了六百兩銀子,反倒沒人愿意出售了。 而最先得到貴賓卡的那些商行,也開始借助這些貴賓卡,在平江城和上海港之間往來運輸貨物。 當然他們也因為手中的貴賓卡片受益,只要拿著銀質的貴賓卡,總是能優先托運貨物,價格竟然是七折。 還能買到普通百姓買不到,專門為權貴們提供的唯一一節軟座車廂的車票,而且價格依然是七折票價。 沒過多久在兩地車站,就出現了一些官員家的管家仆役之類的,用銀質卡片七折購買車票,然后八折轉賣給別人的事情。 為此蕭琦在那些軟臥車票的背面印上了一行字,嚴禁轉賣車票,上車和途中將會檢驗貴賓卡和車票。 如果只有車票沒有貴賓卡,第一次將令其補齊差價,第二次以后將會以偷盜車票罪抓去坐牢。 很快那些鉆空子的人就再也賣不出車票了,想要退票只能拿回五成的票錢,理由是因為他買了車票又放棄,使得火車上空余了一個座位無法售賣。 那些人只好吃個啞巴虧,趕緊回了府中不敢再撈這偏門的錢財。 皇帝趙眘聽說那些商人爭相購買大臣手中的貴賓卡,就問蕭琦,為什么不多弄一些賣給那些商人。 蕭琦早就胸有成竹,跟自己老丈人聊起了饑餓營銷。 趙眘被這個女婿說的一愣一愣的,雖然沒聽懂蕭琦說的是什么意思,不過依然覺得好有道理。 沒過多久,蕭琦就以鎮北王的名義,在平江城和上海港兩地的火車站貼了告示。 上面說的很簡單,大概意思就是,當今皇帝體恤各商行行商不易,特命鑄造局為商人打制了銅制優惠卡。 這銅卡分為三等。 二等為最低等,只能在購買客運車票的時候,享受九折優惠。 一等優惠卡為第二等,可以八折購買客運車票,并且享受九折托運自己的貨物的優惠。 特等為最高等,可以七折購買車票,并且享受八折托運自己的貨物的優惠。 但是這些銅制卡片,全都叫做優惠卡而不是叫做貴賓卡。 蕭琦這么做,還是考慮到這時代的人還是非常看重階層的,那些官員的叫貴賓卡,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商人們的銅卡必須跟他們區分開來,只能叫做優惠卡,而且官員的銀質貴賓卡,不論買客運票還是托運貨物全都是七折。 那些商人的特等優惠銅卡雖然客運是七折,貨運卻是八折,而且客運的車票還不能買軟座車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