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這些戰俘代表的請求下,蕭琦最后決定從這些戰俘中,挑選出一支十萬人的軍隊。 論打仗,這些人肯定不如常勝營,不過可以讓他們幫著統制這里的百姓。 蕭琦其實早就想過,在歐洲扶植幾個傀儡,幫助自己統制這里的百姓。 以夷制夷是占領軍最好的辦法,不但解決了語言不通的問題,這些被扶植起來傀儡也會為占領軍分擔一些當地百姓的怒火。 當然蕭琦也開出了對于這些戰俘來說,非常具有誘惑力的條件。 他告訴這幾名戰俘代表,只要入選這支軍隊的戰俘,立刻就會摘掉戰俘的帽子,不但吃喝管飽還會有一部分軍餉。 一年以后,表現好的人將完全享有他們以前在軍隊中的待遇,軍餉按照歐洲帝國軍隊的標準發放。 不過有一點,這些戰俘在原軍隊中的級別不會被再沿用,新的軍隊中每個人都要憑借自己的實力靠戰功晉升。 這些戰俘代表忙不迭的答應下來,然后向蕭琦告辭,匆忙趕回各自的戰俘營去轉達這個消息。 那些戰俘心中也都明白,對他們來說最好能被選中加入這支軍隊。 雖說那個東方的王說過,戰俘只要老老實實的做幾年苦工,將來會還給他們自由。 但是他們也都清楚,每天做這樣剛強度的工作倒是能撐過幾年,可是誰知道以后要去做苦力的地方是什么樣子。 不用想也知道哪里的環境不會好,在環境惡劣的環境中做非常繁重的苦力,就算這位東方的王說話算話,幾年后會給他們自由,可是能不能活到那時候還兩說。 所以這三十多萬戰俘都爭搶著,想要進入這支還未組建的新軍隊。 在得知選拔將會在運河挖通知后進行,這些戰俘更是賣力的干活,都希望盡快將這條運河挖通后盡快進行選拔。 蕭琦也將看守戰俘的常勝營將領找來,讓他們把平時聽話的戰俘都記錄在冊整理出來,這些人都是優先選入新軍的人選。 對這些人的戰斗力什么的蕭琦并不在意,打仗如今這世上還有誰比常勝營更強? 他要的是聽話不敢動歪腦筋的人,只要他們老老實實的幫助常勝營統制這里就好,尋常百姓他們要是還管不住,那要他們也就沒什么意義了。 至于以后可能會出現的反抗軍,常勝營輕松就能解決他們,這支傀儡軍隊的主要任務就是維持占領地的平穩運轉。 這里的戰俘,在得知他們即便沒有被選入新軍,也只是被送到新的地方干活而不是被殺掉之后,全都放下心來。 對于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來說,在自己之前的軍隊中也好不到哪去,軍中的將領都是貴族老爺,根本就不把他們這些士兵當回事。 最頭疼的是那些貴族將領還都愛克扣他們的糧餉,只有戰前才能吃頓飽的,平時能吃個半飽就不錯了。 成為戰俘在這里做苦力雖說非常勞累,可不得不說在這是他們這輩子中,有數可以吃飽飯的日子。 出現這種很有趣的情形也正常,大宋如今糧倉盈滿,常勝營又打下了東南亞等盛產糧食的大片土地,加上大宋水師強盛,后勤保障一點問題沒有。 龍永勝的常勝營水師貨船,源源不斷的從東方送來糧食,常勝營的士兵們對這里粗糙的食物根本就不喜歡。 所以在這里繳獲的大量糧食,都供給這些戰俘食用。 整個東歐大陸軍隊都被常勝營打散了,繳獲的糧食簡直堆積如山,供這些戰俘吃上個一年半載的一點問題都沒有。 更何況如今秦屠和林正又帶著大軍,殺入了歐洲大陸的中部,在那里繳獲的糧食也在源源不斷的運來。 這里又不是大宋,根本就沒有繳獲了糧食開倉放糧那一說。 作為闖入者必須要小心,你不會知道把糧食給了當地百姓,他們吃飽喝足之后,會不會拿刀砍你。 而且秦屠和林正兩人四處征戰多年,早已見慣了生死,在他們眼中只要不是大宋子民,是死是活他們根本就不關心。 這天蕭琦給秦屠和林正寫信,他突然想起以前看過的史料,說當初蒙古人入侵歐洲的時候,歐洲的重裝騎兵給他們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