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來接他們的是牛府的管家,盧氏抽不開身,把一年的紅利,讓他捎了過來,再順便送上年貨 明盛和明達,也想家,但是他們更想留下來,若不是父母親抽不出空,他們真的不想走 大鵬鎮(zhèn)多好呀,唉~ 兩娃,帶著好幾車的回禮,跟著管家,依依不舍的走了 這兩娃前腳剛走,于謙三口后腳就來了,還真是不客氣呢,拉了三輛車的東西,就有一車是年貨,其它都是他們的家當,跟搬家似的 不過呢,他們來,也有他們來的好處 最起碼,邱氏呢,會時不時去后院,和陶氏說說話 君愈呢,也有人陪著喝酒,不總纏著茶花了,晚上吃了飯,一大家子,出來一起賞景,也不悶了,有說有笑了,也挺熱鬧的 自從大鵬鎮(zhèn)晚上有了夜景,做小買賣的抓住機會,晚上賣頭花的,賣飾品的,賣小吃的,賣糖葫蘆的,賣瓜子糖啥的,都出來了,真是熱鬧的緊 這里可是快到最北面了,一到晚上,零下二十度也是有的 即便這樣,也不當誤小商小販們的熱情 能賺錢兒自然是最好的,不能賺的話,也不當誤看看奇景,再不濟,那些帥鍋靚女,也能飽飽眼福不是? 雖說,這火樹銀花不夜天,只是一個景,但是卻給小鎮(zhèn)帶來了很多的福利 人們不用一到晚上就鉆被窩,沒事造娃了 吃了飯,出來散步消食賞景,將會慢慢成為一種習慣,鎮(zhèn)上的鋪子,也關門晚了,都想讓那些游客,能品嘗下自己店里的美食,于是收入就多了 反正吧,總的來說,慕名而來的人又比以前多了,客餞現在由一家,已經變成了三家,酒樓,變成了兩家,同行之內,出現了良性竟爭 雖說竟爭,但是誰家的生意都不錯,不管吃的用的,只往好里比,沒有商家打過價格戰(zhàn) 他們都知道,能來這里游玩的人,都不差錢,只要東西好,能入了貴人的眼兒,多少銀子,人家都是舍得的 再說了,不還有一個阮家嘛,規(guī)矩擺在那兒,誰敢破? 除非不想在小鎮(zhèn)待了,可是,有本事你出李國?憑阮家的本事,就算你出了李國,你敢說,就能逃脫阮家的報復? 沒人敢抱著這個僥幸的心理,都想好好活著,阮家在李國,那就是一個神話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