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古寺的整體建筑風格并不是***建筑,而是清代常見的寺廟建筑,只是其中很多裝飾融入了***的風格。 幾人來到古寺前站定,高安文率先開口感嘆道:“這個建筑,單從風格融合的角度上來說也算是個教科書級別了,林肖多幫我拍點細節,我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林肖現在摸清楚了高安文的要求,話才出口,他便趕緊上前去開始拍攝。 老阿訇接著介紹道:“古寺屬于哲赫忍耶派,始建于咸豐六年(1856年)后被焚,清光緒元年(1875年)在原址上重建。大殿共三間五進深,中央沒有一根柱子,用8根木條飛跨直上,我們當地人稱為八寶串,這是古建筑中最難的建筑工藝。 RB人曾經多次到這來取樣,回RB仿制,但都未成功。據說在建筑時是由一位上班按時,吃飯消失的神人相助完成。”說完便帶著眾人走了進去。 眾人脫鞋進入大殿,只見能容納300余人的大殿內卻沒用一根柱子,靠8根橫梁相互牽引。 林肖用相機對著這個神奇的八寶串良久不動,一時間都忘了按下快門。 “好一個八寶串,怪不得RB人要幾次過來采樣。林肖別愣著了,這個多拍點。如此神奇的構造我還是第一看見,像阿訇說的,這個真只有神人相助才能建造出來啊。等馬爺再回來,一定帶他過來看看,相信他比我更感興趣。” 高安文說話的時候,手都有點顫抖,可見這個八寶串給大家帶來了多大的震撼。 大殿窯窩里鑲嵌著一塊高170厘米,寬81.5厘米的陽碑,碑文為阿拉伯文《古蘭經》首章,整齊光潔,字跡流暢優美,書法上乘且無一錯漏缺損,堪稱完美。 于大偉站在碑前,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他來之前怎么也想不到,杞湖縣這個小地方居然會藏著這樣一座***教的圣地。 “公孫老板,錄完節目我還在要再呆幾天,打算把母親和我的哥哥姐姐們都給接過來,一起朝拜一下。除了房車外,再幫我協調8個房間。” “好的,我幫你安排。” 公孫昊嘴上答應的爽快,心里卻是叫苦不迭。他現在不是特別清楚酒店訂房的狀況,但是要一下子協調出8間房來,他也知道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此時,細細觀察良久的高安文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突然發問道:“阿訇,這個古寺的歷史不止清朝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