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顆大蜆木,是費了好大的周折從越南弄過來的,他自己也不知道這樹的性別。 難道要等種活了開花之后才有結果? 既然沒辦法,范教授也沒繼續多想,帶著公孫昊便去看他最在意的大樹杜鵑。 這次一共運來了大小20幾株大樹杜鵑,全是從偷挖的人那里收繳過來的。 最大一株,冠幅將近3米,高5米。 走近這株大樹杜鵑,撫摸這樹干,范教授有些迷醉的說道:“大樹杜鵑,為杜鵑花屬中最高大的喬木樹種,是原始古老類型。樹最高可達20-25米,樹莖部的最大直徑達3.3米。 褐色的樹皮,剝落得左一片右一片,顯得斑斑駁駁,飽經滄桑。小枝粗壯,上面被有短毛,葉子又厚又大,有橢圓形、長圓形和倒坡針形等形狀。 葉子下面被毛,長大后逐漸脫落。2月-3月開花,傘形花絮。花的顏色為薔薇色中并略微帶紫的絢麗色彩,花萼為線裂的盤狀,上面有小齒狀裂紋。 雄蕊16枚,極不等長,子房16室,上面也被絨毛。到了10月,它就結出長圓柱的木質蒴果,上面有棱,被有深褐色的絨毛。” 公孫昊也走上前去,抬頭看著這株已經抽出新芽的大樹杜鵑。 “生于海拔2800-3300米的混交林中。主產于我省南西部,緬甸東北部也有分布。 大樹杜鵑王位于騰縣以北的界頭鄉大塘村,在千峰疊翠的高黎貢山半山腰。是世界上近千種杜鵑花中樹型最大、花朵最大的品種,被科學家們稱為大樹杜鵑王。” 他說完范教授則是饒有興趣的問道:“那你知道它是怎么被發現和命名的么?” 公孫昊點點頭:“1918年,英國生物學家、傳教士福雷斯特在高黎貢山的森林中發現了一種高達20多米的杜鵑花,后來被人們稱作大樹杜鵑。 為了想辦法把它運回英國,他雇來工人砍倒了一株高25米,樹齡280年的老樹,并將樹干鋸成圓盤運走。 時至今日,這枚從杜鵑花王身上取下的巨大圓盤仍陳列在大英博物館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