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緊接著,張茜有指著茶桌上的一把茶壺問道:“那你們都過去看看,這把紫陶的茶壺是誰的作品,順便把作者的介紹也給說一下。” 有了剛才的那個男學員的表現給這些人打樣,大家也都積極了一些。但全部人看完之后,依舊還是那位男學員開口了:“這是陳紹康大師的作品,滇省省臨安縣臨安縣碗窯村人,1939年生,出生于制陶世家。臨安美術陶廠原技術副廠長,能書會畫……” 這次聽完,張茜的臉色便有些不好了,倒不是因為這位男學員沒說對,而是只有他一人知道。 這些房間所有的資料,早在他們一周前來報道的時候,就發放了下去,而且當時也告訴了他們考試的時間,但是現在就一個人能說出來,這讓她哪能不生氣。 一向沒什么脾氣的張茜,有些發火了:“除了這個男學員,你們是不是都不想通過培訓獲得這份工作了?30個人里面,就他一人把這些資料給記了下來,你們這態度是不是有的不對,要不我和田總匯報一下這個事情,重新再招一批人過來把你們換掉算了。” 此話一出,眾人的反應都不相同,有的面露難色,有的則是云淡風輕。 剛才那位男學員,認真的說道:“茜姐,不是我們不用功去背,只是這一周的時間,要把這些東西全部記下來是在是太難了。白天要參加其他的培訓,只有晚上有時間能資料。 我們便商量著把資料分一分,大家每個人先把一個院子的這些資料背熟,后面再慢慢的熟悉其他的。” 聽到這個解釋,張茜先是楞了一下,然后想了想也覺得這話沒錯,畢竟按照田馨的要求,初期這些管家各人只專門負責一個院子。 這個辦法確實能讓他們節省一些時間,而且也能看出每個人的偏好來。 張茜點點頭說道:“不過,最后考核的時候,這些知識你們還是要全部都要記下來!” 說完便繼續藝術品知識的考校,不過這棟的知識點考校就變成了專門針對這位男學員的,這男學員倒是有問必答,都沒什么錯誤,這讓張茜心情很高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