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文化大院-《青春流火》
第(1/3)頁
文化大院,名字聽起來風雅,但給許暉的第一印象很糟糕,滿眼是低矮的平房和小院,還有無處不在的土黃色圍墻,這便構成了大院里亂糟糟的建筑布局,很難與文藝和風雅搭邊。
剛從外地轉學過來的許暉,對這種粗礦、雜亂的大院很不適應,他滿腦子還是南方小鎮那種煙雨蒙蒙之下,曲折幽深的小巷,白墻灰瓦的樓閣院落,那種略略潮濕,充滿了清香的空氣,深吸一口,沁人心脾。
西平的空氣太干燥,需要不斷喝水,還是覺得嗓子里在冒煙,而且風大,初夏的午后,居然也能偶感絲絲寒意。
但許暉不得不承認,這里的天氣真好,晴空萬里,陽光燦爛,讓人充滿活力。
大院很大,而且住戶很多,無所不在的圍墻,讓許暉很懷疑自己初來乍到會迷路。他不明白這里的大院,也不明白人們為什么會用圍墻把自己圈起來,完全沒有南方那種沿巷獨門獨戶的自由與恬靜。
其實大院這個名詞,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還只是個泛稱,不具有后來的特指性,比如像現在的某某機關大院,某某軍區大院等。
當時的大院其實就是指一個個普普通通的單位職工家屬院。
說它普通,因為在那個年代,全國許多城市都有這樣大大小小的家屬院。那時候沒有商品房,各個單位為了解決職工和家屬的住房問題,都蓋集體宿舍,單位的絕大多數職工和家屬都住在這個集體宿舍里。
為了統一管理,很多集體宿舍都用圍墻圈起來,在墻頂上用水泥糊上玻璃碴子,再在主要通道的入口處搞一個大鐵門,這就算是一個家屬院。
文化大院也是如此,稍有不同的是,大院里集中了四家單位,包括話劇團、秦腔劇團、和平劇場和市文聯,都隸屬市文化局,大家是一個系統,所以被稱之為文化大院。
由于歷史原因,為了理清產權關系,在統一的院墻內,每個單位又在自己的地盤上砌了一道小圍墻,以彰顯獨立,所以許暉看到的滿眼圍墻,便是這么個情況。
當然,這其中的過程極為復雜,剛搬來的許暉自然是難以了解。他的新家位于大院中部靠西側的公共水房旁,是一座由三間磚瓦平房、外帶兩間毛氈坯子圍成的長條狀的小院兒。
搬家用的是許父從單位借來的摩托三輪,在1987年,機動車很少,特別是社會車輛,更談不上專業的搬家公司,所以這個條件也算不錯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德市|
玛多县|
板桥市|
大方县|
台山市|
甘洛县|
宜宾市|
灌南县|
丰镇市|
SHOW|
东方市|
武城县|
柳林县|
前郭尔|
余江县|
晋中市|
淮滨县|
德钦县|
大连市|
唐山市|
新乡县|
屯门区|
樟树市|
河源市|
屏东县|
台东市|
尼勒克县|
舞钢市|
怀集县|
酒泉市|
宜兰市|
施秉县|
筠连县|
淮滨县|
大关县|
彝良县|
淅川县|
张家港市|
木兰县|
新绛县|
靖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