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邢易也沒賣關子,直接告訴了李一牧他來找他的目的。 大概意思就是說,他們的那個《挑戰無極限》有一個職業體驗的特輯,就是體驗各種職業的艱辛,去年的暑假,邢易體驗的是鄉村支教教師。 當時他在那里雖然只待了一周,卻讓他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由衷的敬佩那些堅守在偏遠山區,支教的教師們。 回來之后,他就成立了一個慈善機構,專門為偏遠地帶孩子們的教育問題捐款。 去年,邢易離開的時候,有答應孩子們,今年還會去那里看他們。 而找李一牧的原因,則是因為當時他問孩子們,有什么心愿或者夢想。 有的孩子回答想讓父母除了過年能回來一趟,有的孩子回答希望將來能去大城市工作。 其中一個孩子的回答很簡單,卻獲得了很多孩子的贊同,那就是:我想上一節音樂課! 那時候邢易就合計著找個音樂老師帶過去,而李一牧,之前不就是音樂老師嗎? 當然這個想法不是說聽到李一牧是音樂老師就有的,還是在李一牧參加《向往的日子》,通過近距離接觸,了解到他確實有能吃苦的性格,才決定問問他要不要去的。 畢竟那地方條件是真的苦,當然,邢易也把這些如實告訴了李一牧。 “當然,我提醒你啊,那地方是真苦,蚊子多,熱,不能洗澡,吃的也不好,你要不去我也不怪你,我再找別人!” 李一牧猶豫了一下,不過猶豫的原因不是怕苦,而是之前他去過暑假支教的活動,離開的時候是真的傷感。 那是大學時期,他們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暑假去支教的活動,自愿報名,當時李一牧就參與了。 不過支教的地方倒不是很偏,就是江省,一個普通村莊里的學校。 猶記得當時離開的時候,孩子們睜著大眼睛,不舍的看著他們,又怕老師說他們不堅強,忍著不落淚的場景。 那種場景李一牧不想再經歷第二次了... 但是一想邢易說的,這是孩子們的夢想,想上一節音樂課,這又是自己所能做到的,猶豫片刻之后,李一牧回答道: “行,邢叔,幾號走?” “你別急著做決定,這只是我的私人邀約,所以沒有通過公司的渠道給你發通告,你總得跟公司、家里人說一聲吧!” ...... “什么玩意?支教?還是偏遠山區,沒發燒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