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魔都一所小學門口,李一牧和王晨剛從保姆車上走了下來,他們倆來這里是找畢業后當了小學音樂老師的室友。 “牧子,剛子!”一個眼鏡男孩跑了出來,跟兩位來了個熱情的擁抱。 李一牧笑著拍了拍他后背:“罩子啊,你這怎么更瘦了,之前就說你穿衣顯瘦,脫衣更瘦,現在感覺直接皮包骨頭了。” 罩子,姓名劉兆,因酷愛稱呼其他人為X子,而得名罩子。 “吸收不好嘛,干吃不胖,我有什么辦法?” “你這話要讓我們公司那些天天按克吃的練習生聽到,怕得羨慕死。”李一牧回答道。 這時候王晨剛插話:“哪啊,罩子你還不知道,比你還挑食,你就是不吃酸的,他,吃雞不吃雞皮,吃肉不吃肥肉,吃魚還不吃刺,能不瘦嗎?” 劉兆反嗆:“說的好像你吃魚吃刺一樣?” “吃啊,干炸小黃魚,刺比魚肉都好吃,嘎嘣脆。” “你說這事我想到了,我跟你說,我們學校附近有家餐館,干炸小黃魚倍兒好吃,待會忙完了,咱哥仨去吃點。”劉兆推薦道。 “那沒問題,你買單,我就來!”李一牧回答道。 來小學的目的,是為了錄制采樣一段,帶節奏的《少年中國說》朗誦。 李一牧在去山區當音樂老師的第一天,聽到那段孩子們背誦的課文,就夢到了一首新歌。 歌名與那篇著名的文章同名,主歌部分也是文章中的句子:“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副歌部分則是寫出的歌詞,唱出了少年的朝氣蓬勃,唱出了少年發憤圖強的精神風骨。 李一牧聽到直接燃了起來,當時就開始記詞扒譜了。 華夏、中國,都指代的是這片偉大的土地。 華夏的意思,則是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代表我們是禮儀之邦。 而中國一詞最早可追溯到商朝,那時候商朝國都位于東西南北諸侯國的正中,因此稱之為中國。 后續華夏土地的很多朝代,國都便是世界的中心,中國之名當之無愧。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悠久的歷史,讓每個華夏兒女生來就有一種驕傲與自豪感。 我華夏少年自有少年狂,心似驕陽萬丈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