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對文人這個群體,大多人都還是認為對方應(yīng)該是品行高潔,對這種俗事不屑一顧才對。 又被上了一課! 三人坐下,陳樂道有點好奇自己要是不來打擾的話這兩人會干啥。徐志摩大名在外,陸小曼人又不在,他還真有點好奇兩人會不會玩玩什么花活。 文人騷客,這詞當真是奧妙無窮。 “郁先生,你我兩人都是志摩朋友。我看我們之間也別先生先生的客氣了。我就叫你達夫,你就叫我樂道吧。”陳樂道干脆地說道。 他這豪爽的性格似乎對了郁達夫的胃口,加上陳樂道有意拉近關(guān)系。兩人很快便熟悉起來,沒有了剛認識的生疏陌生。 見陳樂道郁達夫如此聊得來,徐志摩笑笑感覺挺好。兩人真要是你一句先生,我一句先生,那恐怕反而會讓他感覺不自在。 陳樂道跟他們這些著以筆謀生的人不是一個圈子的人,但就兩人的接觸來看,他發(fā)現(xiàn)陳樂道似乎對他們這個圈子的人格外有興趣。 也對,知識分子,文人讀書人,在中國向來都是自帶光環(huán)的一個職業(yè)。 一念至此,想到昨天剛收到的來信,他索性對陳樂道說道: “樂道,改天有位國際友人,文學界的前輩要來中國,有沒有興趣一起去見見。”有心逗逗陳樂道,他沒說出這位前輩的名字。 “國際友人,文學界的前輩?”陳樂道心中冒出個問號。 “誰?”他好奇問。 “哈哈,”見著陳樂道這樣子,徐志摩和郁達夫都笑了笑,不再吊他胃口。 “印度的文學家大詩人泰戈爾先生。”徐志摩笑吟吟看著他。 陳樂道眨了眨眼,心中壓不住升起的驚訝! 泰戈爾!!! 這位的大名誰又會不知道呢! 雖然徐志摩、郁達夫兩人都已經(jīng)很有名,但跟這位比起來,似乎還是差了一個量級。 不過,這位...還活著呢??? 這可真不是陳樂道不尊重這位大詩人、大文學家。實在是這位名頭太大了些,以至于陳樂道下意識就會把他想象成為古代的人物。誰能想到還有機會跟這位活在同一個時代呢! 兩人都好笑地看著陳樂道。陳樂道這瞪大眼睛,時不時眨一下的樣子在兩人看來充滿喜感。 短暫相處,兩人都已經(jīng)知道陳樂道對文學圈子感興趣。只要對這個圈子有興趣,那又會有幾個人不知道泰戈爾的名字呢! 也就是現(xiàn)在,全民教育還沒普及。等以后九年義務(wù)教育了,國家通網(wǎng)了,這位的名字就會變得普羅大眾都知道。 陳樂道沒傻傻地問出“這人還活著呢”這種話。既然兩人說了,那必然是還活著的。 “泰戈爾真要來中國?”陳樂道還是有點不敢相信的問。 別說什么老子是主角,動不動就震驚不像個成熟的主角,不像個思想成熟的男人。這事?lián)Q你來你也得驚訝!老子是人不是機器,突然聽到能見到這種傳說中的且以為早就死了的人物,誰都得驚訝! 兩人一本正經(jīng)地點頭,他們又不是閑得無聊,怎么可能在這事上和陳樂道開玩笑。 陳樂道眨了眨眼,心中好好消化了下。 首先,泰戈爾還活著! 然后,他要來中國! 再然后,我還能見到他! 陳樂道想著想著就露出了笑容,這可真既是驚喜又是驚嚇。突然聽到這種消息,就跟一個學物理的突然聽說愛因斯坦還活著,并且他馬上就能見到對方了是一個道理吧?! “好啊,當然要去了!”陳樂道一口應(yīng)下來,這種人見一面就少一面,當然要抓住機會。 這樣一個大詩人,作詩對他們而言應(yīng)該就是吃飯喝水一般吧!要是厚著臉皮讓他送自己一首詩,那以后是不是也能成一段佳話呢!陳樂道樂呵呵地想著。 “那好,到時候去接他老人家的時候我通知你。”徐志摩說。 三人接下來的聊天中,陳樂道得知泰戈爾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來中國。 泰戈爾第一次訪華是在1924年,當時驚動了中國整個文壇,無數(shù)知名的文人學士前往接待,其中還發(fā)生了很多對吃瓜群眾而言很有意思的事情。這里就不提了。 接待的泰戈爾的人中就有徐志摩。泰戈爾是著名的詩人,而徐志摩的詩才,也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在文人學士輩出的民國,也能排在第一梯隊。 兩人的關(guān)系既是文壇前輩和后學末進,同時或許也能有點忘年交的關(guān)系。 這次是泰戈爾第二次訪華,不過這一次與上次不同,這次泰戈爾來的很低調(diào)。主要通知的人也是徐志摩。 陳樂道不知道徐志摩和泰戈爾之間的關(guān)系,更不知道泰戈爾在第一次訪華時還曾寫過一首小詩給林徽因—— 《贈林》 天空的蔚藍 愛上了大地的碧綠 他們之間的微風嘆了聲,唉! 陳樂道陪兩人在舞廳坐了會,聊了會天,喝了幾杯。兩人并沒有在歌舞廳多待,似乎真就只是好奇前來看看。 送走兩人后,陳樂道又回去找周文幾人。 “大哥,那邊是你什么朋友,怎么不叫過來一起認識一下。你的朋友就是我們的朋友嘛!”陳樂道回來,周文豪爽地說道。 陳樂道笑了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