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汽車在慈心醫院大門穩穩停好,大家走下車,敏感的黃校長聽見不遠處傳來的轟鳴聲,便問施遠騰:“教授,你們醫院還在建設?” “對,我們最近在何市長的幫助下,獲批建設一座放射性治療機房,現在正在緊張的施工中。” “嘖嘖,一家民營醫院,連這樣的治療手段,都能擁有,都敢擁有,確實有膽識,有魄力。”陳院長不由贊嘆。 “陳院長此話該作何解?”黃校長對醫療方面,并不熟悉。 “黃校長,腫瘤的放射性治療,要求很高,投入很大。除了設備的投入,還必須有人才的投入。更關鍵的是,如果沒有足夠的病人資源,這些投入,都是浪費,會產生很大的虧損,造成很大的經營壓力。”陳院長不愧為行家。 “施教授,按照陳院長的說法,你們是不是擁有很豐富的病人資源?”黃校長很快便抓住問題的核心。設備和人才,施遠騰他們肯定擁有,關鍵是病人的資源是否充足,是否支撐得起一座放療機房的運轉。 “我們的病人資源還是很充足的。病人的來源,覆蓋整個長洲和附近地區乃至西江省的部分地區,覆蓋的人口,初步估計,已經達到一千多萬,這是一個基本數據。”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老百姓中的口碑非常好好,他們愿意到我們醫院來就診、住院和治療。” “自從腫瘤病區開科,我們的床位一直沒有空過。在陳院長和林院長的幫助下,我們的醫療水平不斷提高,病人對治療的滿意度也在不斷提高。對于我們而言,這才是最重要的。”施遠騰如數家珍。 “施教授人在漢南,怎么對醫院的情況如此熟悉?”陳院長感到奇怪。 “呵呵,我經常與他們聊,他們也經常打電話給我,和我聊起醫院的情況。所以,對于醫院的發展和進步,我是很了解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