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優劣勢的對撞都直面過了,秦明更加堅信自己打造的這套戰術體系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隊員們在互相討論剛才的對局里skt展現出來的運營思維。 不同于劣勢局的重心舉措是求穩,拖c位裝備,眼位相對防守,優勢局的他們在穩重之外,那種抱團掃蕩視野,然后在各個資源點面前設伏的打法就像是在視野構筑的鐵桶陣之外安上了荊棘。 扎手、還不好靠近,這就是skt可以更有底氣利用兵線牽扯施壓而不會讓邊路輕易暴露破綻的根本。 想抓邊路,你弄清楚消失的那些人在哪里了嗎? 感受過這種束手束腳,時刻提防不知道從哪片野區鉆出來的野輔,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才更有經驗,才不會茫然,才會能做出更合理的決策。 聯盟是一個相對依賴經驗的游戲,廠長在國內能養豬,s賽卻給不了那種驚艷的發揮,除了是他個人打s賽心理上有debuff,有點不自信。 或許,他不自信的原因也是他沒有那么多的對局去摸索對位打野的gank思維。 廠長的風格是反蹲大于主動出擊的,這種打法更依賴判斷,一旦成功,收益很高,但如果判斷變得猶豫,反倒還不如一些外卡打野的表現—— 我只管抓,被蹲到算我倒霉,沒操作過那就是是實力不精,反正抓就完事了。 所以,不真正對位過,站在上帝視角看比賽是蒙著一層東西的,沒有戰爭迷霧,很多博弈都展現不出來。 有時候,我們常常會看到對面一個人在那晃悠,感覺是給機會,但另一邊的兩三個人就是不敢上,你覺得是錯失良機,是因為你有明確的線索佐證你的判斷,對局之中的人卻不會有,人家可能還會想一想這是勾引呢。 skt很強,對局數據、選手數據都很好看,但到底怎么個強法,就需要親身體會了。 進入世界賽以來,ss各方面都在進步,之前的苦訓加上對局強度的提升和一場場的勝利,就好像一種滋補品,它拉近了磨合、強大了心理承受程度…… 這些都是能影響到發揮的東西,乃至是指揮更果斷。 實力還是那樣的實力,團隊卻變得更團隊。 b組擁有不錯的磨礪環境,fw的中期莽勁,c9的大核思維,skt的成熟運營,不同對手、不同風格間的碰撞都在讓ss完善各個節點的細節處理。 skt一開始是有點輕視的,選出一套時間壓力在他們身上的陣容就可以看出端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