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5章:提煉鐵元素!第二次版本更新!【第二更!】-《開局SSS天賦的我還是太弱》


    第(1/3)頁

    早在數(shù)千年前,人類的祖先第一次接觸到鐵這種金屬。

    但是對于從鐵礦中如何提煉出純度高的鐵來,遠(yuǎn)沒有現(xiàn)在百花齊放的提煉方式,只有一種笨方法。

    那就是沸水提煉法。

    眾所周知,鐵的密度在金屬中算是較高的。

    密度高的物質(zhì),它的質(zhì)量也會偏大,簡單點(diǎn)來說,就是更加的重。

    而水是有浮力的,在古代那會還沒密度這一說法的時候,就已經(jīng)知道利用水浮力的原理,來對一些物質(zhì)進(jìn)行篩選。

    比水密度高的物質(zhì),會往下沉。

    而密度低于水的,則會往上浮。

    利用這個原理,一開始的時候,人類先祖采用的是浮水提煉鐵顆粒。

    將磨碎的鐵礦物質(zhì)一起丟進(jìn)水里,把浮上來的用漏勺撇去,沉底的烘干之后自然就是鐵金屬了,用于鍛造。

    但很快的,人們又發(fā)現(xiàn)這一方法,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用。

    鍛造出來的鐵,依舊還是有很多雜質(zhì),壽命不長,比石器也就好用一點(diǎn)點(diǎn)。

    鍛造鐵器可是一件麻煩事,而做出來的如果只比石器好用一點(diǎn)點(diǎn),那何必費(fèi)那么大勁功夫呢?

    于是人類先祖就琢磨。

    這到底咋回事啊?

    一通亂雞兒思考過后,終于看穿了本質(zhì),找到了原因。

    因為總有些礦物質(zhì),它可能會比水密度大,但又比鐵密度小啊。

    一起沉底了怎么辦?

    那可不就成了摻雜著各種雜質(zhì)的粗鐵了么?

    所以人類先祖又換了一個方法。

    還是利用水的浮力,只不過這次用的是沸水。

    水在加熱到沸點(diǎn)的時候,會不停的翻滾,這一常識人們都知道。

    翻滾的力道可以帶動著一些比較輕的細(xì)小顆粒一起翻滾。

    利用這一點(diǎn),可以再進(jìn)一步的排除掉那些比水密度重,又比鐵密度輕的物質(zhì)。

    也就有了史上第一種較為完善的提煉鐵顆粒的方法,沸水提煉法。

    縱然比起現(xiàn)在的豎爐提煉,磁力提煉等等高科技提煉鐵金屬的方法而言,沸水提煉這古老而笨重的方法已經(jīng)早就被淘汰。

    但這種方法的誕生,卻對人類文明的推進(jìn)做出了巨大的貢獻(xiàn)。

    唐箏現(xiàn)在就打算采用這種方法,來提煉出純度較高的鐵,再送進(jìn)合成臺。

    望著沸騰的水不斷翻滾,唐箏將木板上磨成的鐵礦顆粒,一股腦全倒進(jìn)了翻滾的沸水中。

    肉眼可見的,原本清澈的水質(zhì)瞬間變成了土灰色,其上翻滾著不少的雜質(zhì)。

    由于現(xiàn)階段技術(shù)不夠,制作不出漏勺,唐箏等沸水翻滾了一小會之后,雙手打濕冷水,端著水桶兩側(cè)迅速提出篝火堆。

    再緩緩把桶內(nèi)的污水倒出,漂浮在其上的一些雜質(zhì)也順勢被排出。

    水色很渾濁,有點(diǎn)像是臭水溝里舀出來的。

    倒到最后,桶里還剩下一些水,以及鐵顆粒的沉淀物,唐箏及時收手。

    又折回木屋,取出了昨天兌換的亞麻布料。

    撕一小截,平鋪在木板上。

    抄著兜邊,把桶內(nèi)剩下的水連帶沉淀物,一起全部倒在了布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寨县| 博罗县| 美姑县| 伊宁县| 孝昌县| 武威市| 靖江市| 南澳县| 襄汾县| 罗平县| 定边县| 南昌市| 龙门县| 民乐县| 恩平市| 崇仁县| 东山县| 竹山县| 德惠市| 达尔| 富源县| 潍坊市| 阿拉善盟| 南和县| 湄潭县| 固始县| 迭部县| 汉川市| 鞍山市| 措勤县| 衡山县| 高邑县| 汝南县| 新营市| 中方县| 丰县| 达孜县| 东至县| 大埔县| 香港 | 新竹县|